 |
3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 |
据新华社成都9月9日电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9日公布了5月以来的最新发掘成果,考古学家们又新发现了5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完整金面具、青铜“神坛”、神树纹玉琮等“国宝”。
出土文物中一张完整的金面具格外引人注目。这件金面具6月中旬在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当考古人员从3号“祭祀坑”缓慢取出一块青铜罍残片后,一团被压得严重变形的金器出现在人们眼前。出土时,这件金器仿佛一张稿纸被揉成一团,难辨形状。修复人员用不到一周时间,一张完整的金面具缓缓呈现。
据介绍,这张薄如蝶翼的金面具宽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约100克,眉眼镂空,两耳轮廓圆润,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威严神圣,是目前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告诉记者,这件金面具的面部特征与三星堆此前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形象一致,尺寸也接近青铜人头像。“我们推测这件金面具是覆盖在青铜人头像面部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独立使用的器物。”他说。
细观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用模具捶揲而成,眉眼镂空,表面打磨光亮。“黄金的延展性很好,可以锤打得很薄,再嵌刻成需要的造型贴合在头像表面。”冉宏林说。
今年1月,三星堆曾出土重约286克的金面具残件,虽然只有“半张脸”,但它仍保持着目前三星堆出土最重金面具的记录。考古人员透露,三星堆遗址中还出土了另外两件待修复的金面具。
据了解,目前3号“祭祀坑”发掘已近尾声,4号“祭祀坑”发掘已经结束,5号、6号“祭祀坑”因面积较小、深度较浅,将被提取到实验室“解剖”,7号、8号“祭祀坑”刚刚到文物层,大中型青铜器、象牙、玉石器等铺满了整个“祭祀坑”,犬牙交错、层层叠叠,令人叹为观止。
新发现两件青铜“神坛”造型迥异、前所未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朱砂彩绘觚型尊、神树纹玉琮见证了中华大地早期各区域文明的交流融合。铜扭头跪坐人像、精美玉刀等文物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此外还发现了多处丝织物遗存,对我国古代丝绸技术研究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唐飞认为,最新出土的文物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远超现代人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