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案3.0版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渝湘高铁长江隧道加快推进11个交通运输高频事项实现川渝跨省通办
第004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案3.0版
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渝湘高铁长江隧道加快推进
11个交通运输高频事项实现川渝跨省通办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9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湘高铁长江隧道加快推进
为国内最长水下高铁隧道,目前已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八月三十一日,渝湘高铁控制性工程长江隧道加快推进,建设者正在长江隧道三号斜井工区紧张施工。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本报讯 (记者 杨永芹)8月31日,来自中铁十四局渝湘高铁重庆段项目部消息称,国内最长水下高铁隧道——渝湘高铁重庆站至黔江段控制性工程长江隧道正加快推进,目前已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长江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长隧,全长约11.9公里,一端连接着重庆菜园坝的火车站,另一端连接着茶园新区花田咀村。它的建设将创国内高铁隧道多项第一:西南区域山岭第一个高铁大直径盾构项目,长江上游第一条高铁穿江隧道,全国最长水下高铁隧道,国内首次采用洞内组装的大直径盾构。

  目前,长江隧道出口隧道开挖已超过500米;长486米的2号斜井已经贯通,已进入正洞开挖87米;长892米的3号斜井工区已掘进760米,预计10月底就可进入正洞作业面施工。

  中铁十四局渝湘高铁项目部工委主任冯二江介绍,这条隧道建设难度非同一般。从渝中到南岸,长江隧道要穿城、穿江、穿山,要穿3号线、6号线,长江和南山风景区等,其所经之处多为岩溶、断层、瓦斯等。为减少开挖难度和提高施工效率,全线共分6个作业面开挖,进出口隧道两个作业面和4个斜井工区。为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方式也分成三种:明挖、矿山法(机械非爆开挖)和大断面盾构掘进。

  冯二江说,隧道下穿长江岩层厚度较小,隧道顶距离长江底约14.5米,隧道结构及防水运营期承受约0.85兆帕水压。因此,隧道摒弃了钻爆法施工,采用盾构推进的方式,避免因钻爆出现江水倒灌进隧道的风险。

  作为目前国内首次采用洞内组装的大直径盾构,这台直径12米多的巨无霸盾构要完成长约4公里的隧道开挖任务,约占长江隧道总里程三成多。

  此外,长江隧道建设要处置的“拦路虎”还有很多,为如期完成施工目标,项目部除了增加人员、设备外,还采用智能设备施工,如锚杆钻机、混凝土养护监测台车等,其中,长36米的液压仰拱栈桥为目前国内隧道施工最长的栈桥,较传统栈桥长12米。它可全自动行走,可同时完成开挖、支护和抚平作业面等功能,工效可提高30%;全自动气体监测系统,可24小时监控隧道有毒有害气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