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是怎样炼成的连结起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情感真实夏夜晚风天馆八月桃子香嘉陵江畔那道湾唱支山歌来搭桥
第004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金边”是怎样炼成的
连结起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情感真实
夏夜晚风
天馆八月桃子香
嘉陵江畔那道湾
唱支山歌来搭桥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支山歌来搭桥

李韦华

  “上山砍柴不用刀,下河挑水不用瓢;阿妹不用人介绍,唱支山歌来搭桥。”

  “我唱山歌素有名,唱动天上织女星;织女听了爱上我,爱我是个勤快人。”

  我的老家地处梁平蟠龙山区,古蜀道和318国道都从这里穿过,至今还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存。过去生产力低下,山区农民劳动艰辛,就通过吼唱抬儿调、薅秧歌、开山号子、打夯号子等山歌来消除疲劳、提劲壮气。这里的山歌有着天然的音韵美,爱情歌谣更是情真意切,缠绵委婉,生动地反映了巴渝人民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

  “阿哥砍柴到前山,情歌唱起响山间;阿妹洗衣在河边,遥听情歌心里甜。”

  提到爱情歌谣,不得不提扈槽村的“民歌老人”杨学超,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梁平抬儿调的代表性传承人,还把山歌唱到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杨学超能唱的爱情歌谣有数百首,信手拈来,张口就唱,音律优美、节奏明快,成为弥足珍贵的乡音。

  “一根田坎二面光,一路黄瓜一路姜;黄瓜没得姜好吃,媳妇没得女好当。”

  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地处梁平大坝的礼让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廖建仁在该镇当过多年文化专干,他常与当地乡村乐队歌手李东明、癞子锣鼓传承人贺志灿等一起,来一段梁平坝子的经典情歌《送郎》 :

  “送郎送到屋当头,郎上马来娇上楼;郎上马来呵呵笑,娇上楼来泪长流。”

  “送郎送到柚子园,摘个柚子各半边;郎半边来蜜蜜甜,娇半边来纠纠酸。”

  其实,无论山区还是平坝、乡村抑或城镇,爱情歌谣的内容大致相同,由爱情激发出来的艺术之花十分绚丽。

  “扁担挑水挞钩长,双手摸到水桶梁;屋里还有半缸水,假装挑水望情郎。”

  “幺妹地坝晾衣裳,手把竹竿把郎望;娘问女儿望啥子?我看竹竿哪节长?”

  《我看竹竿哪节长》与脍炙人口的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异曲同工,含蓄婉转,借用眼前景物来表达难以明说的心曲,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多情少女的思春、伤春情怀。

  “顺河走来顺河湾,砍根金竹做鱼竿;红鱼青鱼你不钓,要钓妹的小心肝。”

  “顺河走来顺河湾,砍根金竹做鱼竿;红鱼青鱼钓不上,阿妹就是哥心肝。”

  家乡的情歌语言朴实,感情真实,爱意浓郁。加上运用丰富多彩的群众语汇,往往又一语双关,十分风趣,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如“大河涨水翻浪花,不会节省难成家;情哥心意我牢记,钱多钱少不乱花”。

  古往今来,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诗经》中类似“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情爱诗歌就举不胜举。与《诗经》不同的是,家乡的爱情歌谣有着天然的本色美,是乡亲们发自心灵深处的歌。

  如今,每个七夕之夜,梁平城乡总会唱响曲调热烈欢快的爱情歌谣,再现牛郎织女美丽神话的同时,无数市民的内心也会闪烁星河般的辉光。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