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证券大厦 |
8月24日晚间,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证券”)发布2021年半年报。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西南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加20.75%;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加73.57%。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787.11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49.72亿元,母公司净资本179.61亿元,每股收益0.10元。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是西南证券严守合规风控底线的同时深耕各业务链条,持续推进“以做强做优主业和做精做好专业为导向的增强业务发展质量战略行动计划”的不懈努力。西南证券通过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有效激发了内生活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纪业务
持续提升行业竞争力
2021年上半年,西南证券经纪业务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竞争模式,以提升行业竞争力为重要导向,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在客户开发、渠道建设、金融产品等业务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业绩指标显著提升;同时,不断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强调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协同发展;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利息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信用业务风控成效显著。
据了解,西南证券投教基地西牛学苑在2020-2021年度全国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年度考核中再次获评“优秀”,成为西南片区证券公司中唯一一家蝉联“优秀”的国家级投教基地。
投行业务
股权融资跨越式增长
2021年,面对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以及经营环境变局,西南证券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紧紧围绕注册制改革核心,坚持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债券融资三大类业务并举,以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为目标,在服务、引领、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精准发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根据Wind资讯统计,2021年上半年,西南证券承销金额同比增长23倍,行业排名第18位,较2020年同期提升37位,这充分表明西南证券投行股权融资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据了解,上半年西南证券担任牵头主承销商以及受托管理人,成功完成恒力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2021年可交换公司债券项目发行和挂牌,募集资金达120亿元;担任保荐及主承销商,成功完成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项目,募集资金33亿元;保荐及承销的锋龙股份可转债项目、蓝晓科技非公开发行项目均顺利完成。
上半年,西南证券累计承销公司债券106.75亿元(不含恒力集团可交债)、地方政府债券26亿元、企业债券8亿元。该公司支持绿色金融实践,承销的泸州汇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绿色项目收益专项公司债券项目共募集资金7亿元,主要用于泸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提升项目,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挥重庆总部优势,作为主承销商为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重庆企业提供公司债券承销服务,协助发行人累计融资约70亿元,行业地位稳中有进,在养老、城市建设等领域有力服务实体经济。
资管业务
新规下持续优化投资能力
上半年,西南证券坚决落实资管新规要求,加快推进存续产品整改工作;持续优化投资能力,有力提升产品投资业绩;完善资管产品生命周期的全程合规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截至2021年6月30日,西南证券(本部)存续资产管理计划48只,管理份额规模177.66亿元。其中,集合资管计划18只,管理规模16.07亿元;单一资管计划30只,管理规模161.59亿元。
此外,西南证券深入巩固固收投资业务,推进净值型固收产品落地工作,上半年顺利发行恒益1号产品;做精做细权益投资业务,以“大消费”“新基建”为基础,丰富权益类主题投资产品序列,顺利发行大消费3号、新基建3号产品;推动FOF产品,顺利发行珊瑚FOF1号产品;深化非标领域传统优势,积极对接实体经济,顺利开展多个ABS储备项目立项与申报工作。
自营业务
保持较好业绩
上半年,西南证券自营业务整体运行平稳,继续保持了较好的投资业绩。
半年报显示,西南证券量化投资业务坚持多策略、多品种、全市场的大类资产配置理念,适时调整权益类资产仓位,并通过多市场投资策略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通过内部持仓风格的再平衡以及期权产品的主动运用,较好地抓住了市场波动机会,持续为公司创造稳定回报。
股票方向性投资业务持续贯彻绝对收益理念,坚持投资核心赛道行业和个股,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积极优化投资组合,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通过主动加强投研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投研体系框架,为后续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
债券方向性投资业务深度聚焦企业内在价值,严防信用风险,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配置为主,通过杠杆和资金配置等方式适时增加投资规模,积极把握资产配置时间窗口,实现了投资收益的稳定增长;通过探索跨境业务,不断丰富盈利模式,分散整体投资风险。
此外,西南证券新三板业务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获得证券时报“最受上市公司尊敬的新三板团队”奖项;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督导新三板挂牌企业163家,累计督导企业规模在市场排名第11位,市场份额维持在2%以上;先后完成星原文化等6家挂牌企业的6次股票定向发行,共协助企业融资1.24亿元。
合规风控
确保长期健康发展
7月23日,证监会公布了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这是对券商风险管理能力、合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西南证券获得A类评价,连续3年实现评级提升。
自2010年起,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已经发布了12年,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行业监管趋势以及券商、行业的发展现状。本次获得A类评价,体现了西南证券深化改革、业务模式转型、产品服务创新、内部管理机制优化等方面的成效。
事实上,就在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公布前不久,西南证券还成功进入了证监会公布的首批29家证券公司“白名单”。证监会根据“分类监管、放管结合”的原则,对纳入“白名单”券商的监管,从事前把关转为事中事后从严监督检查,同时进入白名单的券商将会在创新业务开展、公司及境外子公司融资等方面获得诸多便利。
“白名单”的本质在于简政放权,对促进证券公司加强合规管理,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西南证券进入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正是近年强化合规风控、夯实内控管理的积极成果,为未来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监管环境,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8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沪市主板上市公司2020-2021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中,西南证券又获A级(优秀)评价,也是自2014年以来再次获得信息披露最高等级评价。
正如证券业协会会长安青松近日的讲话所说,“合规经营始终是证券公司生存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风控能力是证券公司把握好风险和收益平衡、确保长期健康发展的有效抓手。”
来自行业监管层面和交易所等认可,也是西南证券苦练内功的结果。西南证券负责人吴坚表示,公司的所有业务发展,风控合规是底线,且一定是覆盖全部业务,做到全面风险管理。“尤其是投行业务,一定是和公司风控合规能力相匹配。”吴坚表示,基于公司业务全面风险管理,西南证券专门成立了公司级别内核部门,在业务协同方面,公司正逐步将风控合规投入其中,形成常态化机制。这才是确保西南证券长期健康发展内生动力。
丁小玲 图片由西南证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