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 做强金融产业成就科技大区
第018版:特10 见智慧·见未来 南岸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岸 做强金融产业成就科技大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长嘉汇金融中心为金融业创新发展新载体
南岸 做强金融产业成就科技大区

    长嘉汇总部经济区效果图

    长嘉汇

    广阳岛

  南岸区的科技实力有多强?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去年末发布的《2020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南岸区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数量上并列全市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并列全市第一;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列全市第二;拥有市级重点实验室28个,位列全市第二;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位列全市第二;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排名全市第二;

  2020年,南岸区有效发明专利4270件,位居全市第二;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6.01件,位居全市第二。

  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这样一份数据:“十三五”时期,南岸区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88家增加到235家,年均增长27.8%;科技型企业数由2016年的211家增加到1193家,年均增长54.1%。2020年,南岸区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项目2222个、金额23.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7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443亿元。

  创新平台多,科技创新环境好,科技型企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要问南岸区凭什么?金融支持堪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截至2020年末,全区有6只政府参与的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23.5亿元。加上正在组建的产业基金(注:经开区绿色基金30亿元,南山基金1亿元,中金双城基金20亿元,长嘉汇创新基金30亿元),总规模达到104.5亿元。

  “南岸区金融机构始终坚守金融业使命担当,在开展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按照‘快速、精准、依法、合规’的要求,积极研发各类贷款产品,同时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稳定及时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南岸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引导在区金融机构积极研发各类贷款产品,以兴业银行南岸支行为例。科技型企业多属于轻资本、轻资产中小微型企业,针对这样的企业特征,该行结合纳税数据、日常交易流水、设计了“税易融”“交易贷”“创业贷”“三板贷”等产品。

  位于南岸区的一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家轻资产运营的科技型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但经营情况较好,成长性较高。通过兴业银行“三板贷”产品,这家企业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轻轻松松拿到了500万元信用贷款。目前,该企业已经成功登陆新三板。

  除了上述普惠性信贷产品外,兴业银行、农业银行等在南岸区的银行机构还根据科技型企业行业特点,结合知识产权及专利权数据,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创贷”等产品,有力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以金融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南岸区将在绿色金融上狠下功夫。按照前不久出台的《中共重庆市南岸区委关于深入推动绿色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该区将以市区共建长嘉汇金融中心为契机,在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上先行先试,引导全国性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中心和绿色分支机构落地,加快建设铜元局重庆时光、广阳湾金融科技城。探索碳市场跨境互动和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资源跨区域流动,创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产品,支持发展碳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等碳金融产品工具。发挥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功能,依托“长江绿融通”系统,建立绿色项目库。

  为完善绿色创新投入机制,南岸区将统筹建立绿色创新专项资金池,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逐年稳步增长制度,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支持在区高校、科研院所增加研究支出,建立科技创新投入与财政收入挂钩联动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绩效。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建好用好广阳岛绿色发展基金、南山创新投资基金、长嘉汇基金等基金,逐步形成基金群。探索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大力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联合人行重庆营管部设立首贷续贷中心,推广用好“渝快融”“渝融通”等银企融资平台,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绿色创新投入体系。

  同时,南岸区将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建立科技型企业政银企融资机制。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研究出台上市企业扶持奖励政策,建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分类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不断扩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产学研融合贷款、科创小微企业贷款等规模,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新模式,增强企业金融信贷服务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解读》》

  看金融如何为广阳岛铺就“绿色本底”

  在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高起点高质量规划建设“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引领全市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具体行动。

  前不久出炉的《广阳岛智创生态城绿色创新发展调研报告》指出,要以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本底和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和主旋律,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医学中心,助力全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铺就“绿色本底”,高质量建设广阳岛,金融的力量不可或缺。在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空间方面,该报告明确提出,要建好长嘉汇金融科技示范区。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聚焦科技金融、商贸服务、国际合作等领域,重点发展金融机构总部集群,集聚新金融牌照机构、银行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大宗商品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总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新的金融核心区和承载区。

  同时,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该报告提出,要支持人民银行建设“零碳示范园”和“零碳生态公园”,与市中新项目管理局深化合作,探索碳市场跨境互动和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资源跨区域流动。鼓励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引导绿色私募股权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我区绿色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修复等经济活动。推动构建绿色信贷认证体系,健全绿色项目高效审批、利率定价等机制,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产品。

  为强化金融创新支撑作用,报告提出,在长嘉汇金融科技示范区的打造中,要聚焦科技金融、商贸服务、国际合作等领域,集聚金融机构总部,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围绕铜元局重庆时光、长嘉汇金融广场、广阳湾金融科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加大龙头企业引培力度,推动工商银行“一行五中心”、中新项目管理局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大力争取百融云创金融科技公司系列机构落户。组建金融科技研究院,支持金融科技企业、金融机构联合设立金融科技孵化器,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广和产品开发,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按照这份报告,南岸区将设立南山创新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大健康、物联网等领域,推动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及科技企业项目孵化。组建规模约20亿元的长嘉汇创投基金,助力初创型科技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打表”推动广阳岛绿色发展基金项目落地,总规模约30亿元,围绕“四大一新”等重点发展领域逐步形成产业类基金群。引进市级基金投资南岸科技基金及科技项目,引进PE/VC(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机构。

  此外,报告提出,要加大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推动攸亮科技、诚邦材料等一批优质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联合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设立首贷续贷中心,推广用好“渝快融”“渝融通”等银企融资平台,提升信贷服务水平。加强金融担保增信支持,配合开展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试点工作,启用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提高动产担保登记效率。搭建科技型企业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银行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金融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流程,扩大信贷供给。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新模式,增强企业金融信贷服务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南岸区金融办、城建集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