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北京冬奥机遇,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1971年8月9日 重庆钢铁公司等44个企业单位管理权下放奏响协奏曲 迈向高质量合川推出45个“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在“知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底气定力大足区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优化“升级”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强力推进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抓住北京冬奥机遇,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
1971年8月9日 重庆钢铁公司等44个企业单位管理权下放
奏响协奏曲 迈向高质量
合川推出45个“一件事一次办”套餐
在“知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底气定力
大足区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优化“升级”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强力推进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奏响协奏曲 迈向高质量

  (上接1版)

  截至目前,围绕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基础配套等领域,主城协同区已援助1.63亿元资金用于“两群”区县物流港口、政务服务中心、农业示范基地、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18个主城协同区通过直接采购或帮助销售等形式,帮助14个“两群”脱贫区县销售农特文旅产品7400余万元。

  “飞地建园”带产业一起飞

  牛肉干、花椒油、火锅底料、白酒……直播间内,主播“张如果”面前,摆满了万州农特产品。之前,“张如果”在杭州做平面模特。她熟悉网络直播,一直想回家乡万州发展。“一区两群”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效,给她创造了机会。

  据了解,全市结对区县聚焦“资源共用、利益共享”,产业协同广泛对接,联手开展招商引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探索开展“飞地建园”“景园共建”等,全面深化合作,不断增强“两群”地区的“造血功能”。

  今年7月,作为两江新区和万州区协同发展的首个落地项目,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投入营运。两江新区充分发挥其数字产业集聚的优势,推动万州江南新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飞地建园”带动万州数字产业起飞。

  不到两个月,就有5家企业落户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张如果”所在的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是中国信息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国20多个城市都有分支机构,首次在重庆区县布点就选择了万州。

  “在万州打造辐射渝东北的直播电商产业、跨境电商、AI及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平台。”博拉渝东北数字产业基地负责人周波依称,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万州培养上千人的数字经济人才,带动不低于1000人就业,5年实现电商交易额20亿元,可推动大数据与产业全面深度融合,最终在万州形成一个数字产业的聚集,赋能万州乃至渝东北片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走进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三楼,“八戒网”三个字格外醒目。猪八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将发挥自身线上线下海量数据、园区招商渠道及数字化平台运营经验等优势,搭建企业集聚平台协助招商,孵化、引进和培育一批专注于数字经济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全市“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中,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计划共同建设、共同引资建设的产业协作园区共有16个。其中“重庆江津·开州产业合作示范园”“璧山梁平产业合作示范园”等6个产业协作园区已正式挂牌运行。全市有13个主城协同区联合10个“两群”区县组建专班、税收分成、招商奖励、项目置换,开展联合引资、互荐引资,不断汇聚招商合力。

  与此同时,19个主城协同区联合16个“两群”区县积极探索协同开发、联合运用等模式,通过联手策划文旅活动、推介特色产品、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等形式,合作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跨区域“联姻”促科技创新

  8月6日,城口县高观镇复兴村,海拔1200多米的养蜂场,山花烂漫,蜂群起舞,村民郑勇正在割蜜。

  “尽管雨水较多,但蜂蜜产量还是不错。”郑勇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今年他的蜂场可产蜜3万斤,带动100户蜂农产蜜2万斤。今年底,入股的2600余户村民有望得到共计50万元的分红。

  “日子过得比蜜甜,还得感谢许教授。”郑勇口中的许教授叫许金山,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是派往城口的市级科技特派员。

  城口地处大巴山腹地,是中华蜜蜂之乡,境内已查明植物逾5000种,其中蜜粉源植物达228种。许金山到城口发现当地中蜂良种利用率低,扩繁能力弱,养殖技术落后,蜂蜜品质参差不齐。他便着手保护与改良城口中蜂品种,指导建起了年扩繁3000群种蜂的扩繁基地,正探索信息化高效养殖技术,推进智慧蜂场建设。

  “像许教授这样推动科技协同深度联动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对区县以农业科技、专技人才、推广应用等为重点,开展科研合作、加强人才交流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联合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跨区域‘联姻’,让更多科技成果在‘两群’区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领支撑产业发展、民生改善。”

  今年以来,全市有10个主城协同区与“两群”区县联合启动科研协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8个主城协同区选派36名科技特派员到结对区县挂职交流。

  此外,全市结对区县重点开展了土地资源配置协作、融资扶持协作、市场对接协作、劳动力资源配置协作和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及探索推进建设用地指标平移、拓宽融资渠道、深化产销对接和资源流通等方面改革,改革协同持续向纵深推进。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2个主城协同区为“两群”区县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6891个,开展就业培训52场次;7对结对区县开展产销对接,积极推进农特产品出村进城;4对结对区县探索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累计结算生态补偿金4336万元;3对结对区县开展土地资源配置协作,探索推进用地指标转让。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