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22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的锦绣路与郑开大道交叉口,救援人员转移病患。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
 |
7月22日,市民在郑州市经七路临时取水点接水。目前,郑州市在断水区域共设置41处临时取水点,解决群众基本生活用水。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
 |
7月22日上午,在郑州市京广南路,中国安能重庆救援队对京广南路隧道内的积水进行抽排水作业。(安能集团供图) |
 |
7月22日,重庆市蓝天救援队从万州出发前往郑州参与救援。(受访者供图) |
截至7月22日4时,强降雨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河南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目前,社会各界正驰援河南。
防汛救灾
8000余官兵一线抢险
截至7月22日12时,中部战区共计派出44批次救援梯队,保持8360名官兵在一线抢险。随着降雨向河南北部移动,战区部队也迅速开赴汤阴、淇县、卫辉、杞县等多地执行救援任务。
7月17日8时到22日6时,新乡出现特大暴雨,最大降水总量、最大小时雨强、最大两小时雨强、最强时段降水总量均与郑州相当,受灾严重。河南省新乡军分区迅速组织多支应急民兵分队成建制投入到转移群众、加固堤坝、堵塞管涌行动中。截至目前,共出动民兵7141人,救助群众1778人、加固堤坝485米、疏通河道630米、装填沙袋46700余个、封堵管涌决口28米。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21日深夜,南水北调汤阴段突发8处不同程度管涌险情,第83集团军某旅官兵迅速赶往管涌位置,在堤坝上铺设200余米土工膜,并利用膨胀沙袋对水泥护堤进行加固,有效制止了管涌险情。
21日下午,鹤壁市淇滨区后小屯村、花窝村、户堂村被洪水围困,武警河南总队鹤壁支队出动150名兵力、6台车辆前往救援,经过6个多小时持续战斗,成功开辟两条泄洪通道,安全转移群众300余人。
1000余病患紧急大转移
由于连日降雨形成的严重积水无法及时排除,7月22日上午,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始转移病患、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病患1075人、危重症病患69人、病人家属约1300人,大多数人员通过舟艇转移,危重症病患用直升机转移,除少部分病患出院外,大部分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接收继续治疗。
由于道路严重积水,记者乘冲锋舟10多分钟才到达门诊楼,搁浅在路上的救护车、救援车只露出车顶。医院内秩序井然,病患和家属排队等待舟艇撤离。
2个蓄滞洪区紧急启用
记者7月22日从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19日至22日,河南安阳全市平均降水量304.6毫米,多个站点降水超600毫米,市区内洪河、茶店河、羑河均超保运水位,已紧急启用海河流域漳卫河系广润坡、崔家桥两个蓄滞洪区。
据了解,21日,安阳河安阳站断面实测流量已达357立方米每秒,超过崔家桥蓄滞洪区启用的流量标准(300立方米每秒)。依据《河南省蓄滞洪区运用预案》,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启用崔家桥蓄滞洪区。
此外,汤河、永通河双石桥与洪河汪流屯、茶店坡沟内黄至安阳快速通道桥3处河道21日来水流量合计已达到315.5立方米每秒,且水位持续上涨,同时洪河汪流屯处洪水已经漫溢,广润坡蓄滞洪区也已启用。
目前两个蓄滞洪区共淹没面积52.73平方公里,受灾群众已被及时转移。
79个南航航班恢复运营
为助力郑州防汛救灾,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7月22日计划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恢复航班79班,安排补班10班,以满足旅客出行和物资运输需要。
截至7月22日15时,南航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保障郑州至广州、深圳、重庆等城市的11个出港客运航班,保障广州、贵阳、重庆等城市至郑州的11个进港客运航班。
为支持河南省防汛救灾工作,南航集团22日还通过河南省慈善总会向灾区捐款2000万元,用于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八方支援
中组部划拨2000万元支持防汛救灾
近日,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给河南省划拨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支持防汛救灾工作。
中央组织部要求,河南等受灾地区的各级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号召和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好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央组织部强调,这笔党费要及时拨付给基层,做到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慰问奋战在防汛救灾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慰问因受灾严重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
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指导卫生应急工作
记者7月22日从国家卫健委获悉,国家卫健委已派出工作组赴河南支援指导洪涝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工作组由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带队,由卫生防疫、心理健康、社区卫生等专家组成。工作组将支援指导当地全力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灾害风险排查,确保正常诊疗秩序,加强心理抚慰和疏导,做好灾后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同时,国家卫健委安排河南周边6省份的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增派力量,支援河南开展卫生应急救援和规范处置工作。
中央企业累计捐款超10亿元
记者7月22日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全力支援河南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进一步加大捐赠力度。截至7月22日19时,89家中央企业累计向河南省捐赠现金达10.44亿元。
22日,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要求中央企业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救灾措施。会议强调,参与抢险救灾的中央企业要坚决服务大局、勇于担当,加大对重点地区防汛抗灾的支持,增派人力,备足物料,敢打硬仗、高效协同,大力支持帮助河南抢险救灾。煤、电、油、气、通信等基础保障企业要统一调度、快速响应,切实做好产品服务稳定供应,特别是做好河南省和郑州市供应保障,为防汛救灾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行动
中国安能重庆救援队开展排涝作业
本报讯 (记者 崔曜)7月22日凌晨,中国安能重庆救援基地首批救援力量抵达河南郑州,随即开展救援工作。
截至目前,救援队在京广路航海路路口向北抽排水7500立方米,水位下降约50厘米,水位线后退5米;在京广路航海路路口向南抽排水4500立方米,水位下降约20厘米。
目前,救援队各班组均采取“人歇机不歇”的办法,操作“龙吸水”应急排水抢险车在京广南路隧道、京广中路隧道、车站南街等地展开抽排水抢险作业。其中,京广南路隧道长约4.9公里,积水较严重,初步预计需抽排水50多万立方米。
另据记者了解,7月22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集结红岩共产党员服务队员97人,配备专业设备30套、15辆各类抢险车,组成第一批抢险救援先锋队驰援河南,预计今天早上8点到达郑州。目前,国网重庆电力正集结第二批约200人的抢险救援队伍。
此外,7月22日上午,来自合川、綦江、南岸、涪陵、万州5个区的23名蓝天救援队队员,携带7艘橡皮艇、2套生命探测仪,以及照明发电设备、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救援设备和3万瓶饮用矿泉水,从万州出发驰援郑州。
在渝高校为受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本报讯 (记者 李星婷 实习生 龚清扬)7月22日,市教委发布消息称,目前在渝高校有273名河南籍学生家庭受灾,各校将根据受灾情况给予补助。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在学校公众号和微信推送通知,告知所有学生(含2021年录取新生)如遇紧急灾害,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和入学绿色通道,学校将及时为受灾学生提供帮助。
目前,已有57所高校报送4981名河南籍在校学生,其中273名学生家庭受灾,各校均已开通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将根据受灾情况给予500元至4500元不等的补助。
又讯 (记者 杨铌紫)7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团市委获悉,团市委、重庆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0万元救灾款。同时,团市委、市青基会面向社会公开募集款物,帮助河南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资金捐赠渠道:户名:重庆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户行:工商银行重庆上清寺支行;账号:3100021709100113092;汇款请备注:河南防汛救灾。
物资捐赠渠道: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团市委204办公室,联系人李老师15023022517,办公室023-63319030。
社会爱心人士还可进入市青基会发起的“渝豫共进,希望同行——重庆希望工程援助河南紧急行动”在线募捐服务平台进行线上募捐,筹款时间为7月至8月。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