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太军(右)辅导纳税人学习税收政策 |
51岁的陈太军是国家税务总局巫山县税务局高唐税务所副所长,他扎根基层29年,勤勉敬业、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基层税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为税徽增光、为党旗添彩,成为中共巫山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他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敬业奉献类)提名奖、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好人(敬业奉献类)、重庆第十二届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重庆市第六届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称号。
甘于奉献 大山里抛洒青春
1992年,陈太军从四川省税务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巫山县大昌税务所工作。初出茅庐的陈太军没少挨骂受气,即使面对生命威胁,他仍然毫不放弃说服纳税人依法纳税,让欠税人缴清了所有税款和滞纳金及罚款。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哪儿最需要我,我就到哪儿去。”1998年,闻听巫山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的河梁税务所差人时,陈太军果断地将一纸申请递给上级组织,如愿以偿。有一次,陈太军去邓家土家族乡一个煤矿征税,来到煤矿老板家中,过去极不情愿纳税的老板看到他一脸的倦容,二话没说按规定交了税款。陈太军在河梁税务所工作期间,税收收入直线增长,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004年,因机构改革,陈太军又被委以重任,调到官渡国税所任副所长(主持工作)兼党支部书记。这是负责原官渡、河梁两个税务所辖区的一个大所,管辖8个乡镇的税收征管,管辖范围更宽。面对责任,陈太军一上任就对全所职工响亮喊出了“向我看齐”的口号,他从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入手,制定出岗位培训制度,自己带头学习文化知识,带头坚持早上班、晚下班,还参加了重庆市委党校税务专业本科函授,不断给自己加压。短短几年间,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大幅提升,税收任务也逐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他的辛苦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成果。
陈太军表示,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他摸索出了一套“国贫县乡村税务工作经验”,即“点要跑到位,话要说到位,责要尽到位,廉要守到位”的“四位”工作法,该经验对指导开展税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腔热忱 平凡中铸就辉煌
2018年伊始,国税地税征管机构合并。为了让原国税地税人员尽快熟悉相关税收政策和业务操作,陈太军主动自费购买税收政策书籍,免费赠送给所内同事学习。他自己坚持一边“传帮带”,一边“学悟改”,迅速吃透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及时开展所内全员政策培训。对待纳税人的税收政策咨询,他总是态度和蔼、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给纳税人解答。
2019年,史上最大规模的小微企业普惠减免退税(费)大幕揭开。由于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范围广、难度大,陈太军主动请缨。几天后,他所在的高唐税务所的退税(费)率就达到了100%,确保了全部纳税人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减税降费红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精准落实抗疫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陈太军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纳税服务群等方式,向纳税人进行广泛宣传国家税务总局和重庆市政府的优惠政策,积极辅导纳税人办理享受企业延期申报、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等优惠政策共计100多户,税款3000多万元,纾解了企业生产困难,确保了抗疫优惠政策落地生根。
不断学习 抽屉里全是笔记
作为税校毕业的“科班生”,从事税收工作28年,陈太军的工作态度和方式,也尤其让同事们敬佩。“陈所长对待工作非常耐心细致,纳税人向他咨询税收政策时,他总是态度和蔼、不厌其烦地解答。对自己不太清楚的政策,还会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及时咨询权威科室,自行消化后及时给予准确回复。”陈太军的同事说,有时候明明不是工作时间,他接到相关电话,也会把自己的事情放一边,先解答纳税人的问题。
陈太军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始终秉持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态度,发明了“抄写+精华提炼法”。他把工作中学习中所思所想所学的重点记录在小本子上,形成“口袋书”,平时装在口袋里,只要有空闲时就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努力加深记忆。这个方法很多同事都在效仿。
“我每天工作结束,都会将一天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梳理总结记录,如有遗漏,就及时补充。”陈太军的办公室抽屉里,早已装满了厚厚的工作笔记本。
潘锋 图片由国家税务总局巫山县税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