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让青年群体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深受鼓舞。本期评论周刊摘编几篇在校大学生来稿,阐述了他们对“青年”“青春”的不同理解,诠释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时代抱负、特有的精神面貌。
青年人要勇做民族复兴的时代先锋
王艺咨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青年,勉励青年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民族召唤青年,时代呼唤担当。如今,我们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青年作为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理应担负起时代使命,勇做民族复兴的时代先锋。
勇做民族复兴的时代先锋,要立鸿鹄之志、坚定理想信念。人生如屋,信仰如柱。理想作为实现人生信念的灯塔,指引着未来道路的选择。我国近年涌现出一大批拥有崇高志向与信念的青年干部:奋斗在扶贫一线遭遇山洪而殉职的扶贫干部黄文秀,身患重病、坚持工作的张广秀,扎根湘西农村助力脱贫的耶鲁毕业生秦玥飞……这些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基层青年干部,无疑具有崇高信念和甘于奉献的赤子之心。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才能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
勇做民族复兴的时代先锋,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只有勇于承担,人生才会饱满充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作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群体;在中印边境冲突中,面对气势汹汹、数倍于我的外军,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等戍边英雄展现出了大无畏精神与责任担当,以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青年要勇于承担,敢于担当,才能脱颖而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勇做民族复兴的时代先锋,要矢志不渝、不懈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奋斗纵然艰辛,却能磨砺意志、升华人生。毛泽东曾寄语青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与生机的力量,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在建党百年之际,新时代的青年理应听从使命召唤,传递好历史的“接力棒”,勇担当、敢奋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热血与力量。(作者系西南大学学生)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李锶羽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00年前,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青年志士在中国处于黑暗时举起火把,照亮了民族复兴前路;百年之中,一代代满怀志气、骨气与底气的优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以自身奋斗为笔,在中国大地上谱写出华丽诗章。面对党和领袖的信任,我辈应继承先辈遗志,立民族复兴宏愿,与时代一同前行。
青年强志气,要以爱国为轴心构建人生理想图。毛泽东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呐喊,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鲁迅为唤醒国人拿起笔杆孤傲战斗,王朴为资助革命毁家纾难……一代代先辈志存高远,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复兴理想紧密相连。志向坚定才不会迷失方向,新时代青年人理应饱含家国情怀,主动将个人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积跬步、至千里,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希望。
青年强骨气,要在新时代砥砺初心,继承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凌寒傲骨。“人无刚骨,安身不牢。”生活节奏快,充满诱惑与挑战,“佛系”“躺平”等消极价值观侵蚀着青年的思想、消磨着青年的意志,更有一些人患上了软骨病,崇洋媚外、奴颜婢膝。作为风华正茂的当代青年,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尤其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自强不息,以一身正骨、爱国自信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于激流中破浪前行。
青年强底气,要以对国家的自信为基础,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放眼寰球竞争加剧,中国要在各方面跻身世界前列,仍需大量人才。生逢盛世,国家的强大带给青年奋进的底气: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愈发受到国际市场青睐,军事领域的新装备层出不穷,科研领域不断传来新突破……青年一代需用知识增强自身与国家的底气,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有远见的民族,会把希望寄予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党已跋涉整整100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上,更需坚定方向,信念为舟,“三气”为桨,稳步划向美好未来!(作者系重庆大学学生)
奋斗筑百年 奋斗正青春
孙宁浩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将青春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书写奋斗之我,广大青年当仁不让。
小小红船在历史长河中乘风破浪已有百年光景,其中辉煌由奋斗打造,其中险阻亦由奋斗战胜。百年峥嵘,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正是青年,他们用奋斗在百年党史中唱响了嘹亮的青春之歌。回忆青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泽东为壮大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矢志不渝;心怀壮志,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同志振臂高呼点燃旧时代青年的热血;大义逆行,陈延年前辈回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为重建党组织奋斗不息……奋斗,为中国共产党百年之路筑牢根基,让人们在黑暗社会中看见光亮、追寻光明,使青年在惨淡境遇下直面现实、满怀勇气改变现实。
100年,无数党员前辈、仁人志士、青年先锋作出了表率。现如今,奋斗更是青年自我价值转化的最好方式,是党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代青年面临的时局是复杂的。青年是“建党一百年”丰硕成果的受惠者,享受着和谐的社会氛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和全社会的关爱;但青年人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见证者、亲历者,全球化潮流受阻、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贫富差距加剧……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危机四伏的时代。当下,青年人的行动与国家建设紧密相关,青年人的奋斗与党的发展荣辱与共,尤其需要将个人行动与国家意志汇聚成一股力,将自我之奋斗融汇进党的发展方向。
青年人的本色应是奋斗、热血、上进、积极,但就现实来看,青年群体中不乏躺平、瘫、丧等亚文化,不愿奋斗、沉醉低级享受,显然不能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同频共振。青年要从娱乐消遣的深渊中出逃,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泥潭中抽身。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一路,青年人用实际行动铺平乡村道路,用奇思妙想创新发展路径,用动人言语讲述中国故事,用奋斗奉献推动伟大复兴。青年人正为国家建设注入活水、为党的发展添砖加瓦。
“无奋斗不青春”,奋斗之我有力诠释着青春本我。青年要接过时代接力棒,借热血与奋斗创造无悔青春,以信仰与目标点亮前行道路,用初心和使命把握时代脉搏。“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年当不负韶华、不负希望、不负未来,用青春、用奋斗续写下一个百年的锦绣华章!(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学生)
新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芦猛
当我们谈论《觉醒年代》,当我们翻开历史课本,我无法想象,曾经以为枯燥生硬的知识点,却是一代人作为毕生理想信念去奋斗的目标;曾经认为空泛细碎的考点,却是一群青年人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
时代大潮奔涌,各年代新青年都在用各自行动让青春熠熠发光。百年来,他们踏荆棘而来,于泥泞中长眠。新青年代表的,是五四运动中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是嘉兴红船上的坚定信念、目光如炬。长征路上,青年人吃苦耐劳、奋勇当先;抗日战场上,青年人英勇杀敌、驱除外寇;新中国建设时期,无数青年用血汗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作画,用青春铸造不朽的传奇;进入新世纪,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中、抗击疫情中,青年人主动扛起大旗,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融小我于大我之中,书写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青年学生用最饱满的声音,坚定地向党道出了青春的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青年,我们定将刻苦学习,提升专业本领,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理想和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勤劳务实、勇于创新、不畏困难,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
身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中了解到很多我党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甚至是生命,践行着新闻理想和建党精神,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使我倍受鼓舞。正如黄大年老师所说:“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青春献给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作者系吉林大学学生)
让青春选择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孙越
“我们都是追梦人!”青年代表的七一献词令人心潮澎湃,引发了许多同学的共鸣。“追梦人”不仅准确刻画出了当代青年的奋斗姿态,也表现出了他们坚毅的青春选择。在继往开来的当下,选择的作用愈发重要。青年追梦,破浪前行,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行之路,让青春选择不负时代,应是青年需要重视的问题。
青春选择是青年人的行动导向,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从点点微光到群星熠熠,不难寻找到万千青年的共同选择——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保家卫国、科技振兴、全面小康……青年的身影总是穿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雨进程当中,青年的青春选择总是与国家步调合在一起,总是与时代发展联系在一起。
唯有将青年个人追求与人民需要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才能作出清晰、正确、有担当的选择。最近,“锅巴镇长”杜好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位29岁的研究生运用专业能力进行技术扶贫,帮扶大山里的农民推销产品。为了能更深入地扎根基层、助力致富,他选择了延期毕业,并获得学校与老师的支持。杜好田的选择清晰明确,为我们青年提供了示例。前路可能迷茫,但选择应当清晰,将知识写在祖国大地上,让身影落在群众生活中,这应是最清晰的青春选择。
坚定的选择就像一根绵延而坚韧的长线,贯穿于青年理想、奋斗方向和价值信念当中。从年轻的仁人志士追求思想真理,到热血青年开垦祖国边疆,再到当今的新时代青年开启强国新征程,在无数青春故事中,可以看到优秀青年的坚定选择。七一前后,合肥市民自发赴延乔路献花以纪念陈延年、陈乔年两位年轻烈士。94年前,这两位年轻的共产主义战士面对敌人的屠刀,以其勇敢坚毅的事迹感染了无数后辈。
青春选择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年的人生轨迹。征程未有穷期,青年是最有活力的追梦人,青春选择是追梦路上最富有理想的决定。“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展望未来,青年大有可为;作出选择,青年更应身体力行、矢志不渝,把青春挥洒在时代风华中,令青春不负时代期许!(作者系苏州大学应届毕业生)
时代正青春 未来敬后浪
张力天
有人说,青年是被保护的一群人,在风雨如晦的历史长河里,他们的视角,或许总是不成熟的。但百年前,却有一个人这样呐喊——“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在陈独秀看来,这群人有着无限的可能,他们将全部激情与热忱献给信仰,献给希望。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如此强调。这份信任与希冀引发无数青年人的共鸣。百年征程后的安定,是正青春的辉煌,是前人筚路蓝缕开创的美好生活。曾经的风雨飘摇被曾经的进步青年所保护,如今,这个时代已风华正茂,而又一批青年,满心热忱出征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前有21岁的黄继光、22岁的寻淮洲不畏战场,奋勇拼搏;后有北京大学毕业生莫锋为抗击非典留在西部,20岁护士刘家怡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随援鄂医疗队从广东奔赴武汉……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书写着平凡的荣耀,他们面朝黑暗,背靠光明,那份信仰成就了坚定和自信。当青春的人民遇到了青春的中国、青春的时代,我们能够看到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昌盛景象。
演员何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致敬青年,他为青年起名为后浪——“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拥有选择的权利。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后浪是厚积薄发的澎湃,是生生不息的期望,站在百年航程与下一个历史起点的交汇处,青年展现着一个国家更为多元与繁荣的文明。
这是一个正值青春的时代,也是后浪奔涌,前赴后继的时代。所有的荣耀已化为星辰在历史中熠熠生辉,而新的征程,永远在欢迎青春的奋斗者。路漫漫其修远兮,风雨兼程中,青年永不止步。未来是属于青年的,青春时代,致敬后浪,这轮红日必将升起,光耀中华。(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学生)
当代90后必不负上代90后
吕京笏
天光褪去黑夜,朝霞映红东方,新的百年征程开启,这是时代对青年的感召。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共产党人的时间观作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的诠释,这个过程,需要几代、几十代人接续努力。而青年,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没有人不老去,但总有人正青春。
一百年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今天的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代青年,可曾感知到那些“青春先驱”们的凝视与嘱托?
时间回溯至100年前,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唱着《国际歌》,背诵着《共产党宣言》,探索民族的复兴之路,奏响特殊时代最具意气与理想的青春壮歌,“一百年后的新中国,一定欣欣向荣”!
日月换新天,盛世已如愿。仰望着先驱们仰望过的蓝天,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他们曾引领中华民族于黑暗中寻找光明,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伟大使命;留在风中的那抹红飘到了当代青年心中,他们说“帮我看看一百年后的新中国”,我们不仅要帮他们看,还要做他们的继承者,踏歌而行,其道大光!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00年间,从星火燎原到全国解放,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从抗击疫情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看到的是在鲜红党旗引领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勾勒出一代代青年共产党人的青春轮廓,传递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火炬。
李大钊有言,“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毛泽东曾激励青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拥有无限创造力与无限可能的年代里,作为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当代青年任重道远。
94年前,面对着敌人的屠刀,陈延年就义前高呼,“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是何等的豪迈,这是何等的信念。先辈的鲜血浇筑成当今的盛世,我辈青年更应守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党同行、与国共进,让青春小我与国家大我同频共振,做一名时代浪潮下行动上的报国者,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作者系复旦大学学生)
汲取主动精神 担当历史重任
刘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青年一代要担负起党的历史重任,就必须从百年党史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汲取主动精神,在党的新的历史方位中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为了成功汲取我们党的主动精神,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寻找精神力量之源。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坚持真理、坚持理想的伟大奋进史;是一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奋争史;是一部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伟大奋战史;是一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奋斗史。从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可以清楚看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历史性转折,善于进行历史性变革,无不与中国共产党人主动的精神力量密切相关。作为青年一代,唯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增强能力才干,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变革中实现创新创造。
为准确把握我们党的历史主动,我们要准确认识我们党的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绝对贫困,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世界贡献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华民族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些与我们党善于把握历史主动的优秀品质密不可分。作为青年一代,唯有把握历史主动,在党的新的历史方位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才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担当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青年一代必须主动接过党和人民赋予的接力棒,奋力跑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