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整合凝聚强大合力 跨界协作催生多元平台
第026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区域整合凝聚强大合力 跨界协作催生多元平台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域整合凝聚强大合力 跨界协作催生多元平台
黔江职教中心创新推进集团化办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8%

    黔江职教中心艺术团参演歌舞诗剧《濯水谣》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演出

    教师和学生教学技能培训

    武陵山职教集团召开集团工作研讨会

    武陵山职教集团举办片区汽修专业教研活动

    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民族文化进校园交流活动在湖南省花垣县职教中心举行

  搭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教育与产业互动等多个平台,铺就了一条“大职教、大开放、大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

  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累计为武陵山地区培养技能人才10万余名,实现了从“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

  一个个目标的达成,一项项成绩的取得,折射的是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以集团化办学对西南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助推。

  时光回到2013年,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牵头组建了跨渝、鄂、湘、黔四省市,拥有集团单位109个(含院校40所),以武陵山片区的职业院校及相关行业企业为主体的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了区域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武陵山职业教育集团跨界整合集团优质职教资源,着力开拓职教集团的办学新模式,促进教育链、利益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并形成了“一团五联”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有效推动了武陵山区职业教育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元共建、错位发展,集团的行业影响力、社会辐射力、办学效益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成为培育新时代能工巧匠的一方沃土。

  一团五联 迈向品质提升新征程

  国家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积极开展“交通联动、旅游联动、文化联动、产业联动”,促进四省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颁布《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把集中连片脱贫攻坚和跨省合作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实施,离不开大批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职业教育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培育优秀工匠的摇篮。

  黔江区委、区政府把准方向,及时调整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强化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宏观指导、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引领黔江民族职教中心深入武陵山片区院校和企业展开调研、协商、筹建,并支持该校在2013年1月牵头组建起了以武陵山片区职业院校及相关行业企业为主体的武陵山职教集团。

  其他省市政府也积极投入到武陵山职教集团的建设工作,合力打开了区域内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据了解,武陵山职教集团现今拥有28所中职院校、9所高职院校、3所本科院校,集结了世界500强及全国知名企业69家,跨渝、鄂、湘、黔四省市,形成了“政府统筹、行业指导、部门配合、企业参与、多方联动”的职教集团化办学生态。

  同时,集团协同109家成员单位,联动开展研究与实践,经过8年探索,形成了渝鄂湘黔民族职校“一团五联”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即以武陵山职教集团为核心,实施研制培养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师资队伍、开展教研教改、实施人才评价五大联动,有效解决了集团内成员人才培养标准不统一、优质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改革零敲碎打和评价体系互不兼容等问题。

  如今,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的联系与协作,助力集团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增强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改变了职业教育“单打独斗”的模式,破解了职教集团“集而不团”的难题,推动集团化办学迈向了更高档次、更深层次的品质提升阶段。

  多元协作 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对我国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把握武陵山职教集团联合办学这一发展契机,促进武陵山区职业院校规模和内涵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社会有用、终身受益的职业教育。”黔江区民族职教中心党委书记、校长白红霞认为。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校际合作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契约为纽带,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武陵山职教集团集中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力量,拓宽协同育人、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的多维途径。

  优化治理结构是规范和提升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条件。集团创建之初就确立了理事会制,内部设教学科研、招生就业、实训基地、德育工作、民族文化5个专委会,促使集团运行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增强了内在活力和对外应变能力。

  从今年5月开始,将延续至12月的“武陵山职教集团片区教科研共同体2021年活动”,便是专委会发挥职能作用的实际体现。8所集团校的积极参与,针对汽修、信息技术、旅游等专业,以及数学、英语、语文、思政等学科,开展月月有主题、校校有针对的联合教研,也让这项活动成为集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教”改革的生动实践

  打造高水平教科研成果,助推各校高质量发展。武陵山职教集团着力加强整合资源,提升办学效益。成员校间以加强教学交流、教学研究、教材开发、专业技能竞赛等为着力点,校企间以互派师资、开发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设置专业、技术研发为突破口,打破地域、空间、行业的限制,推动了职教集团的资源集中、重组和共享。

  如何打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节”?集团各成员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建构了对接产业链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在生产育人、企业员工“输血和换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实现了“一体化”。“淡旺互补”“订单培养”“3+2”或“3+4”中高职衔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提升了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此外,武陵山职教集团搭建了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教育和产业互动三个平台,打造了信息、资源、中高职协作三个中心,实现了数据的有效对接,集团各成员单位在招生、就业、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也能得到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共享。

  服务区域 彰显示范引领与担当

  随着武陵山职教集团的不断壮大,其发展踏进了以内涵建设为主的“示范建设”阶段,目前正朝着“重庆知名、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建设目标不断奋进。

  紧扣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升各集团单位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能力,是武陵山职教集团实施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事实上,武陵山职教集团通过为行业企业开展中短期培训,广泛开展送科技、送文艺、送政策“三下乡”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以及开展电工进网、煤炭安全、会计从业、烤烟种植等适用技术培训,年均为行业企业等培训5万人次以上,为重庆正阳工业园区、酉阳板溪工业园区,以及贵州铜仁工业园区、湖北恩施经济开发区、湖南湘西广州工业园等园区企业培养各类技能人才3万余人。学习借鉴英国、新加坡等先进职教理念,通过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方式,培训集团内教师近1500人次;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近2万人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贡献了职教力量。

  此外,集团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秉承“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职教理念,在共同培养培训服务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上,实施“一域一品”错位发展策略。其中重庆依托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主要打造“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特色品牌;湖南依托中国蚩尤文化研究基地,打造“民族工艺品制作人才培养”品牌;更有湖北“生态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品牌,贵州“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的相继打造,为助推区域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抱团发展、“一团五联”、多元协作、服务区域,8年来的潜心发展,让集团品牌在市内外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辐射效应。集团7所学校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6所学校入选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荣获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充分彰显实践成效。2019年,武陵山职教集团被评为“重庆市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下一步,武陵山职教集团将持续发挥优质资源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专业对接产业,服务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产业和地方产业,打造民族特色职教品牌;与境外职业院校或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项目,与境外企业开展劳务合作,以进一步提高职教集团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品牌力,努力为技能强国、职教兴邦增添一抹浓墨重彩的亮色。

  谭茭 张蹇月 谢静 图片由黔江职教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