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 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122版:特C82 百年辉煌 重庆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九龙坡 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汲取奋进力量 引领师生追梦
九龙坡 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百米长卷书丰碑”重庆市(九龙坡区)庆祝建党100周年100人现场书写活动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书画联展现场

    重庆育才中学人人都是讲解员——学生讲解山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教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旗领航下,九龙坡区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获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等,谢家湾小学素质教育模式获评全国教育领域、重庆市第一个“中国质量奖”,九龙坡区教委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市唯一获奖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

  今年以来,围绕“新时代教育强区”发展目标,聚焦聚力教育“五五行动”,在“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他们把学习革命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结合起来,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培育追梦人。

  光辉历程 “七个一百”活动唱响时代主旋律

  图话百年,“艺”心向党。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以“画”塑造精神图谱,开展了集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系列主题活动。动漫大师林敏创作连环画《解放》、雕塑大师张俊德创作雕塑《窑洞对话》等,全景式呈现革命历程,构成恢弘的革命史诗。

  百年史诗,苦难辉煌。重庆铁路中学师生以一首首荡气回肠、激情澎湃的经典诗词带领大家“穿越”百年,重温党的奋斗故事。

  “我们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与百折不挠的英雄邂逅,我们终于拉住了你浴血奋战、改天换地的坚韧双手……”九龙坡区教育系统最美朗读者展演活动中,500余名师生用诗歌诵读、情景朗读、课本演读等形式,展现党的百年伟大历程……

  这是九龙坡区教育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七个一百”系列活动的部分篇章,活动中,一段段精彩的党史故事、一个个感人的革命人物,凝练为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师生群众穿越百年峥嵘,走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九龙坡区教育系统“七个一百”系列活动包含了百场主题教育活动,各类学校立足实际情况,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童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歌颂党的光辉历程,展望党领导下的美好未来;百场最美朗读活动,全系统共184个朗读节目参与其中,评出“十佳朗读之星”进行了现场展演;百场宣传宣讲行动,通过电影展映、书画摄影作品巡展、理论研讨会、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榜样面对面宣讲等方式,讲述初心使命;百个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强基引领行动,选树先进典型,引领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百名优秀党员表彰示范行动,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百名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活动;百名党员干部结对帮带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党员骨干与后进党组织、薄弱党支部、新入职教师或困难师生牵手结对,在思想意识、学习教育、业务素养、日常生活等方面开展结对帮带。

  九龙坡区教育系统“七个一百”系列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引领广大中小学生永远跟党走,当好社会主义接班人。

  立根铸魂 传递思想伟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党的革命精神为主线,回溯百年奋斗历程,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九龙坡区将思政教育与区域特色相结合,大力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做亮“弘扬行知思想、潜心立德树人”教育故事分享品牌。重庆育才中学近1750平方米的陶行知纪念馆,串联起了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教育足迹。重庆育才中学以此为依托,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活动,融合“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理念,重点推出“人人都是讲解员—走进陶行知纪念馆”活动,旨在以“讲解员”职业的沉浸式体验引导育才学子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的革命元素,引领全校师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树立更为高远的理想目标。

  在陶行知纪念馆内,小小讲解员们聚集在一起,认真的做着前期准备:划分内容、深入体验、查找资料、自拟讲解词、想讲解创意、拍视频试讲等。“慈母遗刀”“王门立雪”“平民千字课”……他们以“讲解接力”的形式,娓娓道出了陶行知先生生平、重庆育才中学办学历史以及学陶师陶成果。将无声的文物变为有声,让消逝的历史情景再现。

  思政教育是学生学习教育的关键一环,杨家坪中学以学科渗透课、主题教育课、思政活动课、隐性环境课为补充的育人思政大课堂,构建了思政教育的新样本、新样态。

  何为学科渗透课?学校深度挖掘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融合力,将各门学科课程中的核心价值、育人元素唤醒:比如语文课用《百合花》传递革命岁月里解放军战士的美好品格和家国大义;数学课用函数运用体会中国经济的GDP变化;STEAM课程通过工程设计理念探究可治愈癌症的微型机器人,体现科学精神。

  让思政流淌起来,让理想飞扬起来,杨家坪中学的校园里,随处都是环境隐性课,通过无声的、视觉的、无边界的环境文化不断拓宽“大思政”的课程边界,一屏一墙一室,处处皆是文化,一廊一厅一馆,时时皆为课程,用大成文化涵养学生的独特气质,培养共情力。

  党旗高高飘扬在九龙坡区各个校园,来自九龙坡区书法家协会、杨家坪中学、谢家湾小学、杨家坪小学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及少年儿童100人,以书法形式书写百米长卷,送上对党的祝福;区实验一小开展了“绘百米长卷 赞百年辉煌”主题长廊绘画活动,用萌趣的画笔向党和祖国表白;高新实验一小举行“缅怀先烈”主题朝会,哀悼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在缅怀中树立高远志向,汲取奋进力量;森林小学邀请重庆市档案馆于巧巧讲述档案馆的“镇馆之宝”——“狱中八条”,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石桥铺小学学生以歌词创作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

  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苦难而辉煌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同学们从中感受思想伟力,深刻领悟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办好实事 多项教育民生工程顺民意、暖人心

  客厅当教室,墙上挂着一面小黑板,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唐诗教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孩子语音含混,但老师不气馁,一遍遍反复教。

  这是九龙坡区教育系统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的一幕。党员送教老师们不仅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更让孩子走出封闭的世界,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一直以来,九龙坡区教委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坚持“轻度障碍随班就读,中度障碍集中就读和重度障碍送教上门”的原则,扎实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全区30余所中小学参与其中,成立了党员先锋送教小组,对送教上门教师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对64个重度障碍儿童实行“一人一策”,坚持每周开展1次以上“一对一”送教上门,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率,持续推进教育公平。

  和“一对一”送教上门一样,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也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如何打通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孩子们有意义地度过课后时光?

  九龙坡区歇台子小学做出示范表率,学校与市少年宫就学生课后服务开展合作,丰富学生课后生活,缓解家长接送困难。学校邀请市少年宫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开设了舞蹈、绘画、书法、国际象棋、魔方、科技模型、武术等10余个项目,形成校内校外联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九龙坡,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惠及广大中小学生。

  教育牵动民生,孩子们的成长时光凝聚在党旗之下: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铁路小学、铁路幼儿园开展双向衔接联合教研活动,通过幼儿园展示活动、幼小衔接沙龙、集中教学活动和问题研讨等形式,让家长及儿童了解幼小生活及学习方式的区别,解答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疑虑,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等问题。

  党建赋能教育发展,在九龙坡区教委的领导下,一件件民生实事接连落地,用实际行动传承百年革命精神,推动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各中小学推进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联盟办学、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持续提升;区教委设置4个“一窗通办”,落实教师资格认定便民利民举措;九龙坡职教中心成立校企联合党支部,确保中职学生实习期间离校不离教育、不离管理、不离关怀……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九龙坡区教委始终以党建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九龙坡教育事业推动九龙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优质发展。在接下来的征程中,九龙坡区将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再书新篇,朝着新时代教育强区的目标坚实迈进。

  王小寒 王雪莱 图片由九龙坡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