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 |
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用行动践行服务人民的信仰,全力打造民生社保新形象——持续扩大参保覆盖,全力推进重点改革,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战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社保大厅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网络问政”工作先进单位,获得2017年全国“巾帼文明岗”、2017年度区政务服务“十佳红旗服务窗口”、2017年度区十佳“敬老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截至2020年末,江津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66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全年为全区39.08万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52.74亿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基金征收、待遇发放工作目标任务实现3个100%。
响应民心之盼
“放管服”提高服务效能
进入6月以来,重庆的夏天一片热火,但来到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的办事群众,却感觉格外清爽。
窗口前移让服务前行,工作人员在大厅门口开展政策咨询、指导预先填表,进行人员限流分流,避免大厅里“打拥堂”。群众有条不紊进入大厅,办理认证、参保、转移、工伤领待等业务,经过登记、审核、签字,短短5分钟就办好了,按照叫号机的顺序,工作人员又为下一个业务继续忙碌……
在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通过出台方案压实责任、整合窗口优化流程,大幅缩减了经办环节,更合理分配经办资源,全面落实审批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要求,推进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满意办“四办”服务,开展窗口公共服务“好差评”工作,让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飞跃。
“办事不用来回跑,来一次就全搞定。”企业的感受最为真切。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梳理“最多跑一次路”社保服务事项共计48项,取消证明事项20项,公开承诺制事项12项,下沉业务41项。
“放管服”改革“放”出了办事效率,“管”出了优良环境,“服”出了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提速办”服务事项均实现提速50%以上,办事平均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服务事项证明材料减少40%以上。单位、企业经办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并全部实现“一网通办”。
化解群众之忧
“三进三送”提升满意度
个人养老保险欠费和补缴如何办理?退休手续有哪些?参保信息如何查询……在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组织的社保政策宣讲现场,人群熙熙攘攘,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着群众的各种社保政策咨询。
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成立了“社保政策宣讲团”,组织业务骨干分赴园区、企业、镇街开展社保政策宣讲,到村居甚至田间地头召开社保政策院坝会,创新编写“一句话社保政策”,针对不同人群点对点发送短信,已累计发送500余万条,极大地提高了社保政策知晓度。
在江津,公交车站台、公交车车载电视、社区广告牌上,随处可见社保政策宣传语,还有雨伞、广告扇、文化衫等各式各样的宣传品提升政策宣传吸引力,QQ群、微信群随时推送社保资讯,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社保政策送上门,服务群众办实事。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分类施策,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认证,定期随访”,用心用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通过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社保“三进三送”活动,提高了社保政策的知晓度、社保经办的满意度,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为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搭建了“社保讲坛”交流平台,通过外聘专家、职工互学、分享交流等形式,每月开展一次热点政策解析、业务实操培训等,每年分批次培训全区社保系统工作人员,全面提升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
纾解民生之困
减免政策“温暖到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关键时刻,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送上了社保减免政策“救心丸”,《致我区企业家朋友的一封信》传递患难与共的情谊与温暖,清晰地列出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在那段跟时间赛跑的日子,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利用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政策,印制了3000张大型宣传海报和40000份政策宣传单,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大工业园平台,上门进行政策宣传。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开展点对点服务,确保政策享受无遗漏。同时,强化与税务局、统计局等部门的联动,及时处理网上缓缴申请失败、企业划型有误、超过划型时限、无法联系参保单位等特殊情况,确保企业精准享受社保减免政策。
2020年,江津区共有参保企业5888家约24.94万人享受社会保险减负政策,实现养老、工伤、失业3项社保缴费减负13.43亿元。
在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过程中,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始终把政策落实到人,温暖到心:针对退捕渔民参保情况复杂多样的实际情况,落实“一对一”精准服务,帮扶干部们走村入户,“面对面”向退捕渔民宣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全面落实社保扶贫代缴政策,会同税务、民政、扶贫部门积极开展代缴工作,确保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待遇应发尽发、应代缴尽代缴。着力强化政策支持,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代缴标准,切实减轻困难群体的经济负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开展。
链接>>>
筑牢信仰之基 服务国计民生
“哪一个会议首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哪年?”……5月31日上午,在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举行的党史知识竞赛上,4组参赛选手展开精彩对垒,对党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感悟思想力量,筑牢信仰之基。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党支部通过开展“学习强国”大比拼、人社比武大练兵等活动,强学习、练业务、转作风,让党员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既要学精神还要办实事,在党建引领下,中心全力推进社保业务流程再造和一窗式受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错时服务、上门服务、绿色通道等年均服务1000余人次。
支部建设在服务民生需求的同时,也服务于国家战略。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农忙之时,田坎上的主题党日活动淬炼党性本色。2020年,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党支部通过“主题党日+脱贫攻坚”的方式,带领党员们深入嘉平、永兴等扶贫一线,开展扶贫助农活动。田地里,党员们运苗、分秧、插秧,干劲十足,用心办好贫困户心中的“头等大事”。一年里,插秧打谷、植树造林、割菜籽、收花椒,“主题党日+”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党支部用实际行动播种下绿色希望,为脱贫攻坚贡献社保人的应尽之力。
“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这样的大事件面前,支部党员始终站位在第一方阵,冲锋在前率先垂范。”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支部将继续聚焦社保新形势、新要求,持续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优化社保服务、夯实民生之基、促进经济发展。
王雪莱 阳丽 图片由江津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