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津——充满红色基因的沃土。图为聂帅故里的青年聂荣臻铜像 |
 |
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轨道交通力争2021年底通车 |
 |
江津着力打造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图为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效果图 |
 |
重庆—北部湾港的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 摄/贺奎 |
 |
江津加快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图为珞璜工业园德立菲(Duravit)工业4.0车间 |
 |
一江两岸,风景如画 |
2021年3月2日,江津区东方雨虹建材生产基地和爱康年产5万吨环保新型塑料管道加工生产基地集中开工,总投资17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0亿元,将为江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质量注入新活力。
5月18日,江津区集中开工竣工项目83个,涵盖消费品工业、新型材料、汽车摩配、商业贸易、城市品质提升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遍地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激情,这便是而今的江津、未来的江津。
新起点,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江津将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切实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推动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三大目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迈进。
江津是个好地方,江津明天更美好!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着力打造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
高标准建设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高水平建设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高端创新平台为载体,大力发展数字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建成全市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推动工业提质升级
着力打造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升级壮大消费品、装备制造、汽摩、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智能产业,构建“4+1”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建成全市重要的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
充分挖掘有效需求
着力打造科学城南部商贸中心
充分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势,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综合物流基地。推进双福、滨江新城、几江半岛三大片区商圈建设,着力将双福商圈打造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的核心商圈。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着力打造全市重要的开放新高地
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运行质量,加密东南亚冷链海陆快线开行数量,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到发点。完善口岸功能,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
着力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区域产业合作,整合提升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共同打造渝川黔康养旅游“金三角”,融入中国白酒“金三角”。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着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构建“一主两副六节点多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构建“一轴两翼,拥江发展”城乡空间结构。其中,“一主”即江津中心城区,由100平方公里的江北生态创新城和50平方公里的江南文化康养城组成;“两副”是珞璜和白沙两个副中心;完善石蟆、油溪、贾嗣等6个节点镇中心镇功能;推动广兴、夏坝、西湖、慈云、永兴、嘉平、柏林、石门等14个特色镇差异化发展。
坚持推动绿色发展
着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江津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久久为功做好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确保“十四五”末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长江干流江津段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从着力稳就业促增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健康中国江津行动、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张亚飞 唐楸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