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 守好马路第一阵地 持续提升群众“三感”
第059版:特C19 百年辉煌 重庆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岸 守好马路第一阵地 持续提升群众“三感”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岸 守好马路第一阵地 持续提升群众“三感”

    弹子石站3号出入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人行步道绿化改造提升 摄/郭旭

    人行道改造升级后的南坪西路 摄/郭旭

    海棠烟雨“口袋”公园 摄/郭旭

  把办公桌搬上马路,将会议室设在马路,以实际行动改变马路。“马路办公”是及时了解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发现分析研究城市管理问题及规律、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有效手段,是全市城市管理“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的重要形式。

  2018年我市全面实施城市管理“马路办公”以来,南岸区城市管理局深学笃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马路办公”中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大力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践行“马路上办,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让马路成为服务市民的“第一阵地”,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各类“疑难杂症”。今年3月起,更是紧扣全区城市更新、品质提升“七个优化”重点工作,不断提升辖区城市品质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举多得 闲置地变停车场

  “不仅车位多,停车还便宜!”“现在好了,我们再也不为停车发愁了!”“感谢政府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近日,提起附近新建的公共停车场,位于南岸区海棠溪街道的金龙港湾和骏龙园两座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金龙港湾和毗邻的骏龙园均属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配套停车位仅有寥寥16个。尽管此前城管部门想尽办法“闪转腾挪”,在附近增加了22个路内停车位,但不到40个车位对于常住居民300余台的机动车保有量而言,无疑杯水车薪。小区附近,抢位纠纷、占道违停、通行受阻等情况时有发生。

  在“马路办公”中,南岸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两个小区停车难的具体情况后,迅速组织人员实地查勘,着手解决问题。城管部门在踏勘中发现,金龙港湾附近虽然室外空间有限,但有数间已征地拆迁、短期尚无建设计划的闲置厂房,遂与业主单位联系,将其改造成为室内停车场,新设停车位268个,极大地缓解了周边的停车难问题。

  “这是个一举多得的大好事。既解决了周边停车难的问题,又畅通了消防通道,还解决了闲置地块由于脱管造成脏乱差的问题!”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金龙港湾附近利用闲置地块新建停车场,是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在“马路办公”中创新思路,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成功范例之一。目前,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对全区已征待建地块进行了全面梳理,已包装项目58个,已完成24个项目,新增停车位2325个,58个项目完成后可增加停车位4800余个。

  见缝插针 边角地变小公园

  金龙港湾小区旁边的闲置地变成了停车场,而和黄御峰小区西北一片人流量较少,约4000平方米的边角地则化身为一座小巧的“口袋公园”。

  这座新建成的“口袋公园”有一个漂亮的名字——“海棠烟雨”。它利用附近停车港公共空间及既有休息平台,通过打造涟漪涌泉、海棠景墙、海棠烟雨标识、景框盆景诗行等标志景观,营造雨后南山脚下古巴渝十二景“海棠烟雨”意境。其中的《海棠烟雨图》长8米、高1.42米,特邀国内知名国画家熊显林创作,有助于提高大众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成为南岸区市政道路上一道靓丽风景。

  城市空间日趋拥挤,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生态绿色的生活环境?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给出的答案是:通过“马路办公”,寻找城市边角地。然后见缝插针,用园林绿化进行“补缺提质”。海棠烟雨“口袋公园”便是今年南岸园林绿化补缺提质的10个项目之一。

  除了海棠烟雨“口袋公园”,南岸今年还将实施龙门浩月“口袋公园”、莲花村回收地块景观建设、慈母山1号隧道口边坡综合整治、南铜路至菜园坝长江大桥沿线边坡综合整治、回龙湾体育文化公园边坡整治、龙黄路节点绿地、南坪南路节点绿地、南坪北路节点绿地、隆鑫转盘节点绿地等项目建设,总面积达到36680平方米。

  扮靓窗口 垃圾场变“打卡地”

  依靠“马路办公”解决的城市管理“疑难杂症”,老旧小区停车难仅是其中之一。在弹子石轨道环线出入口,环境的嬗变同样令过往市民交口称赞。

  轨道环线弹子石站出入口地处弹子石CBD南部管委会拆迁待建及轨道施工区域,征地区域迟迟未开工建设,环境较为脏乱。加之周边分布多个老旧散小区,“破窗效应”之下,该区域乱倒垃圾、乱堆杂物、路面损坏、基础配套设施缺失等问题愈演愈烈。

  在“马路办公中”发现问题后,南岸区城市管理局于2021年3月25日、4月4日会同南滨路建设发展中心、弹子石街道先后两次对该区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明确整治方案。

  3月29日、4月5日,南岸区委常委王愚召集区委文明办、区城市管理局、弹子石街道、南滨路建设发展中心、区隧道轨道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赴轨道环线弹子石站2号、3号、4号出入口及周边区域“马路办公”,现场研究该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关事宜,要求各单位各负其责、打表推进,务必于4月15日前完成整治,展现南岸良好城市形象。

  清理垃圾杂草、拆除违章建筑、安装灯具护栏、遍植花卉苗木……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往日的“垃圾场”变成了而今生机盎然,在南岸小有名气的以花景为特色的网红打卡地。

  轨道站点是重要的城市窗口,南岸有轨道站点22个,出入口61个。由于管辖权问题,不少区域都存在和弹子石轨道站类似的环境问题。

  “群众不会深究这些脏乱差现象,是否属于南岸城管部门管辖范围,但由此带来负面影响却会影响南岸的城市形象!”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该局通过“马路办公”,对轻轨22个站点已运营的61个出入口及周边区域市容环卫管理情况进行巡查,梳理问题情况,将通过高位协调、部门联动等机制,全面解决这些窗口地区的环境问题。

  专项整治 问题路变放心路

  人行道暗藏“杀机”,一踩溅起一片污水;车行道坑洼不平,路过巅得前仰后合。针对这一在“马路办公”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大力开展道路平整专项行动,全面消除“问题路、隐患路、投诉路、曝光路”,完善道路基本功能,提高道路舒适性和安全性。

  江苑路自建成以来,从未启动大修,市政设施老旧,两侧人行道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大量车辆违规驶入,破损严重,车行道未铺设沥青,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感。

  南岸区城市管理局于今年1月启动江苑路市政设施品质提升工程,人行道用仿石材生态砖,路缘用花岗石,植树圈用橡塑复合材料重新铺装。本次共整治人行道约7200平方米,车行道“白改黑”约8100平方米,并同步更新完善隔离设施、植树圈及检查井井盖等。

  如今,焕然一新的江苑路是南岸开展道路平整专项行动及人行道完善提升行动的缩影。今年,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统筹全区计划开展63公里、50万平方米道路平整专项整治行动及实施80公里的人行道完善提升。目前已完成车行道整治约39公里、23万平方米,完成人行道整治约46公里。

  深入推进 机制保障部门联动

  行之有效、行而高效的“马路办公”,得益于机制体制的有力保障。

  为深入有效推进“马路办公”,南岸区城市管理局领导班子每人带领一支团队,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实行“划区包干”,以坚持开展联合“马路办公”的方式,强化各片区城市管理“顽疾”治理效能。

  考核,是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去年,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将全区8街7镇3个经济板块发展中心纳入“马路办公”考核范围,每月对各责任单位考评成绩进行通报;统筹各业务科室、区数字化中心对各责任单位每月问题整改率实行月通报,并将整改情况纳入城市日常管理考评成绩,以量化促优化、以“智管”促“细管”。

  城管问题点多面广,牵涉单位复杂。为强化问题交办的及时性、准确性,南岸区城市管理局充分发扬“大城管”工作作风,对全区水、电、气及通信单位配套设施基础数据进行了摸排,并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共商城管“疑难杂症”解决措施。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便于工作对接,创建了微信工作联系群,形成了“上下互通”的良好沟通机制。

  今年以来,南岸区城市管理局持续深入开展“马路办公”。一季度,区城市管理局累计开展448次,整改城市综合管理类问题1983处。同时,通过深化落实城管工作汇报制度,采取分片包干、主动上门等方式,强化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彩艳 杨敏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