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林业 真抓实干生态建设 同心奋进共绘巴渝秀美山川
第049版:特C09 百年辉煌 重庆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林业 真抓实干生态建设 同心奋进共绘巴渝秀美山川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林业 真抓实干生态建设 同心奋进共绘巴渝秀美山川

    黛湖美如画 摄/秦廷富

    江津区四面山市级自然保护区 摄/杨华

    第三届生态摄影比赛优秀奖《矿山披绿装》 摄/曹永龙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更是重庆林业人接力奋进的目标。近年来,全市林业系统以“巴山林业党旗飘”品牌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狠抓重点任务落地落细落实,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庆林业人紧扣做实事、开新局要求,紧贴民声、民意、民生,建清单、办实事、抓发展,以真抓实干、同心奋进共绘巴渝秀美山川。

  建设千里林带 促山水人城和谐相融

  回眸“十三五”,重庆林业生态建设完美收官:国土绿化提升行动3年完成营造林1717万亩、超计划任务17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一期330万亩任务签约落地210万亩;新发展特色经济林245万亩……

  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分别提升至6494万亩、52.5%和2.41亿立方米,较2015年底分别增加883万亩、7.1个百分点和3600万立方米,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更加牢实。

  2021年是重庆林业奋进新时代的新起点。为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全面启动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新造、改造、提质营林315万亩,进一步扮靓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母亲河”。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结合春季植树有利时机,加快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巫山县以打造巫山红叶生态景观、峡江森林生态景观为着力点,大力提升长江两岸森林质量,壮大生态旅游,预计今年全年将新(改)造红叶景观示范林1000余亩,示范带动一株株普通的乡土彩叶树,变成一片片点缀壮美三峡的景观树。

  南川区在义务植树节当天,设置了34个义务植树点,栽种南川木波萝、红叶石楠、水杉、楠木等珍稀树种共计8万余株,提升全域生态品质,以实际行动为美丽南川再添新绿,助力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北碚区以大手拉小手,发动全社会参与,共同保护缙云山。植树节当天,北碚青年志愿者和70名幼儿园小朋友,在缙云山雨鸣涧挥锹种下小树苗,用自己的双手为保护缙云山出把力,把缙云山打扮得更加靓丽。

  “包括千里林带工程在内,今年,全市将力争完成500万亩营造林任务,使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4%以上,全面推动重庆生态提质增效,推动山水人城和谐相融,让广大市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面推行林长制 当好生态资源的守护者

  4月28日,随着《重庆市总林长令(第1号)》的发布,即日起至2022年底,全市“四级”林长将携手聚力,针对森林资源乱侵占、乱搭建、乱采挖、乱捕食等“四乱”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标志着重庆全面迈入林长“治山”时代。

  细数林长制在重庆的落地历程,从率先试点、到扩大试点,再到全面推行,从建章立制、到真抓实干、再到齐抓共管,林长制的实施对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愈加凸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四级”林长真正成为一方生态卫士,共同守护着巴渝巍巍青山。

  北碚区在缙云山综合整治中,各级林长通力协作,全面摸清缙云山保护区内2192宗建构筑物的底数,同时举一反三,统筹兼顾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绿盾”专项行动、森林督查和遥感监测等各级各类涉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问题整改,对中梁山在内的全区自然保护地违建问题全面深入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总共409个问题(其中缙云山269个)深入剖析,建立问题台账,分类处置,实行“一山一档”、“一案一策”。采取“区领导包片、街镇领导包组、干部职工包户”,挂图作战、对标打表、清单销号。

  截至目前,北碚区已累计拆除各类建构筑物66.7万平方米(违建13.5万平方米),缙云山269个突出问题实现全部清零。

  位于三峡库区、七曜山生态屏障区的石柱县则推行“山林智管”,打造智慧林长“一平台”,监测管控到过程。综合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新技术,完成森林防火、林业资源调查、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自然保护地管理、天保巡护管理系统等现有林业系统的数据信息迁移整合,建成“智慧林长”管理、移动APP等三大系统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为各级林长决策提供“外脑”支撑,全面提升林业资源监测、调查、管控能力。

  目前,石柱县“智慧林长”系统已全面投用,全县三级林长、护林员、各级警长、各级行政管理人员、33个县级责任部门、58家木材加工企业、89家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已纳入系统管理,累计报告巡护事件7230起、处置率98%,处理群众举报91件,处置率100%。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总林长令要求,开展常态化巡林、制度化整改,对排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探索推行网格护林员、“民间林长”、“山林警长”、“山林检察长”等做法,加强与林长、河长、云长等联动协同,共同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林长制工作格局。

  推动成渝联动合作 夯实经济圈绿色发展本底

  近日,重庆市林科院与四川省林科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川渝地区竹产业资源丰富,随着双城经济圈交流合作的深入,竹产业协同发展前景广阔。为此,川渝两地共同组建了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有重庆市林科院、四川省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核心科研院所,还有重庆星星套装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川渝地区6家竹产业龙头企业。

  未来,该中心将建立平等互利、保障充分、协同有力、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专家人才协同、实验平台共享、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成果共用等方式,有效整合各组建单位专家人才、仪器设备、项目资金、试验基地、科技成果等优势资源,致力解决制约川渝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难题,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重庆林业系统自觉强化“一家亲”意识,树牢“一盘棋”思想,坚持“一体化”理念,与四川省林草部门签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全力推进国家储备林、林木种苗、湿地保护、林业产业、行政执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多方面合作,共同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本底。

  一年多时间以来,两地林业部门沟通、合作、互动频繁,一项项工作的落地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合川区与四川省广元市签订《筑牢嘉陵江重要生态屏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北碚区与四川省绵阳市对接签署《林业合作框架协议》并在北碚区联合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摄影展,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签订保护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市林木种苗站与四川省林草种苗站细化制定2021年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林业保障性苗圃建设以及信息互享互通等工作清单。市林科院与四川林科院成立两院合作工作联络小组,联合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正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林业示范点科技推广项目前期工作。

  同时,两地还在永川区松溉镇,联合开展法治宣传、违禁渔具集中销毁、增殖放流、实施《长江保护法》座谈会、保护区联合巡航检查等系列活动,促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渝交界水域协作共管,巩固保护区“全面禁捕”秩序。共同面向社会联合推介川渝地区森林康养旅游景点、湿地公园和其他自然公园,联合举办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川渝首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科普宣传周活动。成渝两地47名林业科技专家实现共享,吸纳四川林业科技水库生态、林下经济、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和油茶栽培技术等领域专家8人参与2021年度重庆科技兴林项目研究。川渝联合开展秦巴山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今年一季度,川渝两地各交界区县、乡镇(林场)间,还共计签订联防联治协议15份,召开联防联治协作会议12次,检测防治执法信息通报39次;共计开展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清理质量联合检查46次。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扮靓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说。

  董大法 刘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