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有课堂”主题沙龙 |
 |
安澜学校开展专家帮扶活动 |
 |
学校党总支赴南泉解放重庆主战场遗址开展党史研学活动 |
 |
开展“五有课堂”示范课 |
作为致力于巴南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全民终身教育的专业机构,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强化党建工作,坚决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怀抱为全区基层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服务和为全区全民终身教育服务的初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按“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专注于提升全区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巴南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赋能添彩。
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追寻教育的本真,提炼出“悟人生真谛、修教育正道”的教师教育理念;把握教师发展成长规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师资培训“12345”模式;激活名优教师发展引擎,以托底、固本和点晴三大工程助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面对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时俱进开展新课程改革,以“五有课堂”开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新高考背景下选科走班策略研究”应对新高考挑战;成立“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和“全区中小学德育研究指导中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把握新阶段
引领教育新潮流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份。
巴南教育迈向新时代,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使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校长何远疆看来,进修校是领悟教育前沿理论的“制高点”、交流教育思想的“集散地”、驱动区域教育干部教师成长的“发动机”,面对新时代的大变局,理应在追求巴南区“优质均衡教育”征程中主动担当作为。
经过65年的艰苦奋斗,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一代又一代人奋力拼搏、阔步前行、孜孜以求、执著探索,在仰望星空和躬行实践中,逐步孕育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教育文化:“悟人生真谛,修教育正道”的教师教育理念;“兼收并蓄,积学育才”的教师教育追求;“包容、睿智、和谐”的教师教育智慧;“刚健笃实,晖光日新”的教师教育正气;“低调、务实、高效、廉洁、安全”的教师教育作风。
在教师教育文化的引领下,巴南教师进修学校坚持“研训合一”,教研质量稳步提升。教研员自觉把教育科学研究与师资培训工作高度融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指导,圆满完成全区6800多名教师5年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合格率达100%。近3年来,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论文、作品在国家级、市级和区级评比中获奖472人次,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或作品208篇;参与编写正式出版的教材、专著65本。近3年来承担市级教育科研课题16项,已经结题5项,区级课题17项,已经结题13项,在刚刚揭晓的重庆市第四届教育改革试点成果评选中,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的《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区县级指导的策略研究成果》获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利用“社区教育学院”平台,担当起构建巴南区“全民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历史重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根植大众”的办学方向,近3年来,成人学历教育向社会输送毕业学生5155人,先后成功创建2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5个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3个重庆市社区教育品牌、6门重庆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获得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和重庆市社区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为建设巴南区学习型社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贯彻新理念
创造教育新高度
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全局的角度谋划发展,坚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开展教师教育和培训,强力推动教师高水平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是引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活力所在。
“创新”体现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无论是探索出“12345”师资培训路径和模式,让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化、科学化,还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专家帮扶制度”,推动区域教研上新高度。或是探路“五有课堂”,开启中小学课程改革新征程,进行“新高考背景下选科走班策略研究”,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和“巴南区德育研究指导中心”,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以“创新”为动力走在全市教育教学改革前沿。
近年来,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领导下,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创造性地抓好了“教育扶贫”服务和业务指导,创新“送教下乡”的帮扶方式,组建15个专家帮扶小组,采取“一组对一校”的帮扶方式,每月定期开展帮扶指导活动,目前已进行乡村学校主题培训讲座32场次,累计受益师生近5000人,开展乡村中小学示范课、研究课、同课异构等75节,累计受益师生3000人。
“协调”是构建新时代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开展教师教育活动中,应用“包容、睿智、和谐”的教师教育智慧,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努力营造整个团队的和谐生态,按照“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思维品质、涵养教育智慧、完善教育人格”四个维度的教育培养目标,激励教师自我提升,同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并从教师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积极的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形成和谐共荣的教育生态氛围。
“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也在巴南教师进修学校有着生动诠释。
学校坚持以“绿色”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搬迁到新校区以后,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和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增强为全区教职员工研训工作主动服务的意识,用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基层学校教职工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实现区域教师教育的和谐发展。
学校坚持“开放”引领教师教育的发展。把教育工作的视角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层次多样的市内外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互动,学校鼓励教研员应邀到各地搞讲座和作课改报告,近3年来教研员们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40次,指导全区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业务竞赛获奖850余人次,均获得不俗成绩。
学校坚持“共享”理念促进教育现代化。学校跟进互联网时代,建有移动专线,构建了有丰富课程资料的网上远程教育和培训平台,适时开展“专递课堂”等网上教育培训,实现了存储和共享教育资源,能满足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成人学历教育及教科研等工作需要。同时,社区教育学院免费开放为居民提供服务,举办了民族舞、拉丁舞、茶道等各类培训班,受到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
理念新,谋划远、步子实,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践行新的发展理念,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更为全区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巴南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默默地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高质量地应对了今年新高考的挑战。面对新发展阶段,按照区教委主任唐泽奎提出的“提质量、保平安、树形象”的要求,瞄准“提质量、达优秀、创学院”目标,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正展现更多作为,发挥更大作用,书写不负时代的动人篇章。
构建新格局
开创教育新局面
学校党总支和行政班子成员深知,“十四五”时期是巴南实施教育强区重要战略的机遇期,也是巴南教师进修学校构建教师教育新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
进入新时代,巴南教师进修学校将如何展现新的作为?
巴南教师进修学校的回答是:瞄准“江南宜学城,品质教育区”的发展目标,秉承“低调、务实、高效、廉洁、安全”的工作作风,全面准确完整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紧密围绕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继续教育发展、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等中心工作,聚焦“构建教师教育科学的培训体系、打造更高水平的名师团队、涵养更为优质的教师队伍、做实与时俱进的教育科研、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五大着力点,开启巴南教师教育发展新局面,努力助力巴南建设成为学习型大区、人力资源强区和人才强区,为巴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在原有优势上持续突破,切实抓好国家、市、区、校四级培训,科学制定规划和阶段计划,提高培训效果。面向全区中小学立足“点睛、固本、托底”三大工程,搭建“新秀、英才、卓越”三大教师素养大赛和高中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平台,继续为名师队伍的作用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加大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通过系统培养与教育实践历炼,培养一批学科专家型中青年教师。
与时俱进探索新改革,全面落实课堂革命,提升科研意识,探索新型教研联盟,完善“五化”教研模式,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做好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新高考改革对接工作,推动高中课程分层分类与多样化建设,走在课程领域综合改革前沿。
置身社会发展大局促共荣,坚持规范办学理念,紧紧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对接当地社区治理、精准扶贫等主要工作,使社区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的盛景。持续推进社区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打造巴南区人文行走路线,努力创建特色项目及国家、市级终身学习品牌。
姚兰 何霜 胡忠英 图片由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提供
校长思想力>>>
提质强能 为区域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教书千秋伟业,育人万世丰功。教师是兴教之源、立教之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
全国教育大会对教师寄予了殷切希望。同时,还明确提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梦人的教师,在新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全体同仁将以创建教师教育学院为契机,在区委、区府和区教育工委、区教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提高学校的研训队伍素质和指导能力为核心,以服务全区基础教育、继续教育为宗旨,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南,以“宜学巴南,品质教育”为梦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质量,加强全区干部教师培训,创新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方式,融合发展,协同进步,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保障。
——重庆市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何远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