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重庆元素”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沁园春·雪》在重庆首次公之于世一级文物《毛泽东的谈话》文稿见证重庆谈判叶挺在囚室写下豪气万丈的《囚诗》这对花瓶寓意三峡库区前程似锦《新华日报》印刷机打响看不见硝烟的宣传战这组展品讲述百万三峡移民背后的故事再现渝企全力生产防疫物资抗击“非典”场景
第00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上一版 下一版 
这些“重庆元素”亮相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
《沁园春·雪》在重庆首次公之于世
一级文物《毛泽东的谈话》文稿见证重庆谈判
叶挺在囚室写下豪气万丈的《囚诗》
这对花瓶寓意三峡库区前程似锦
《新华日报》印刷机打响看不见硝烟的宣传战
这组展品讲述百万三峡移民背后的故事
再现渝企全力生产防疫物资抗击“非典”场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组展品讲述百万三峡移民背后的故事

  展览中有一组关于三峡工程的展品,与重庆息息相关。其中一件展品,是三峡百万移民获得的“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特别贡献奖杯及证书。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的重点在重庆,重庆市承担着三峡工程建设85%的移民任务,百万移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移民攻坚战中,广大移民,远离故土,举家迁移,用一个个离去的身影镌刻着无声的誓言: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

  2002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将特别大奖授予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百万三峡移民,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收藏。

  一旁,两枚写着“有事找共产党员”的工作标牌,很是特别,这是忠县乌杨镇移民干部在护送移民外迁途中佩戴过的胸牌。在破解百万三峡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的过程中,重庆广大共产党员就是佩戴着这样的胸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铮铮誓言。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