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便捷的交通条件 摄/袁志强 |
 |
建设中的两江商务中心 摄/许可 |
 |
正在崛起的川渝高竹新区 摄/“大美渝北”团队 |
 |
统景镇远景村邹家湾 摄/司增彪 |
 |
空港新城一角 摄/尹旭宇 |
6月23日-25日,由四川省住建厅与重庆市住建委共同举办的2021首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择址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临空之城,魅力之都;山水渝北,行远至美。作为重庆开放开发的一方沃土,渝北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主题参展。重点展示重庆两江国际商务中心、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美丽乡村、高竹新区四大板块内容。
近年来,渝北区住建行业瞄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目标,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2020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60亿元,新开工面积62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0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524亿元。建筑业实现注册地总产值947亿元。
同时,全区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申报“智慧工地”148个,创建市级“智慧工地”37个。竣工节能项目51个,建筑面积约203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约198万平方米,占比97.5%。
重庆两江国际商务中心 打造重庆商业商务新地标
渝北,是资本的沃土。万商云集,产业兴盛。
位于重庆空港新城核心区的重庆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是渝北倾力打造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着力打造“立足重庆、影响全国、辐射全球”的世界知名新商圈。项目于2018年6月开工,计划2021年底实现首期开业,2025年完成千亿级集聚。
中心东距江北国际机场仅5公里,西距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仅2公里,坐拥占地2300亩的亚洲最大开放式城市中心公园“重庆中央公园”。其统计范围商业商务面积60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420万平方米并由世界知名建筑设计机构SOM公司规划设计。
目前,中心已引进中粮大悦城、龙湖公园天街、新城吾悦广场、合景泰富悠方四大业内一流商业综合体,万科、渝富、鲁能、金茂、香港置地等商业商务项目,以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有线电视、OPPO西南总部、JW万豪酒店等重大项目,计划并正在积极招引更多的战略新兴产业及新兴优势产业入驻。
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 数字引擎驱动的现代建筑生态园区
渝北,是“聪明”的城市。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紧邻江北机场北侧配套区,距机场货运区4公里;距主城铁路枢纽环线古路站3公里,5分钟可实现公铁便捷联运;紧邻绕城、渝邻高速,可快捷通达市内外;距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果园港仅20分钟车程。
园区规划面积8286亩,拟按照“一中心两组团”规划布局。中部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居住、政务文化、商业商务等;南部研发组团,重点落户建筑研究院、规划咨询设计、建筑设计、建筑企业总部、建筑业检验检测和培训机构、建筑产业数字化关联企业;北部生产组团,重点招引整体装饰装修、智慧家居、建筑部品部件、建筑装备等项目。
园区致力打造一个具有全要素、全过程、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新技术,并以数字化引擎驱动的现代建筑生态园区,为重庆乃至全国现代建筑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试验田”和“根据地”。
园区以“ABFCCC”(即:A(AI智慧与创新)+B(BIM建筑信息模型)+F(Factory工厂制造)+C(CV计算机视觉)+C(CIM城市信息模型)+C(Cloud建筑云))为发展方向,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的“六化”发展理念,融合建筑产业的全要素、全过程、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和新技术,以数字化为引擎,建成“4321”的现代建筑智慧产业生态园区,即:建设集采集销、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服务“4大平台”,构建行业标准制定、部品部件检测、综合人才培训“3个中心”,招引研发总部、生产制造“2类项目”,打造1个以清华“紫光建筑云”为底座的重庆现代建筑产业数字化发展“实验田”、西部现代建筑“设计之都”、中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建筑智慧示范园区。
美丽乡村 中心城区唯一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
渝北,有美丽的田园。振兴之路,行稳致远。
作为中心城区唯一的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渝北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有序整治农村旧房,建设四美庭院,提升乡村风貌,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让农房既好用又好看,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十三五”以来,渝北区按照“点线面结合、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围绕“五沿区域”、“三环十景”、“古洛环线”等重点规划区域布局,率先提出“八改六化”旧房整治标准和内容,提炼农房整治“八大核心要素”,结合庭院整治,以“干净、整洁、绿化、美化”为要求,以“环境美、功能美、风貌美、文明美”为目标,先后建成兴隆镇礼朝屋基、大盛镇青龙村太和场、洛碛镇桃韵天池、统景镇江口渔村等13个建筑风格得体、生态环境宜人、乡愁韵味浓郁的示范点和24个效果明显、特色鲜明的示范片,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全区累计整治农村旧房1.8万余户,安装路灯7500盏,创建市级美丽庭院2300个,实施环境工程46个,受益农村群众约5.5万人。
高竹新区 打造川渝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区
渝北,是最好的伙伴。川渝携手,蓝图共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建设广安—渝北等一批跨省市毗邻地区产业合作园区。为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落实,2020年12月29日川渝两地政府共同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同年12月31日,高竹新区正式设立。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川渝首个跨省共建新区,渝北区自高竹新区成立以来,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按照“一盘棋、一体化、一面旗、一家亲”理念,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工作,着力在未来5至10年,将高竹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集群集聚、公共服务优质高效的产城景融合城市新区。
产业是高竹新区发展的基础。目前,高竹新区已依托四川广安川渝合作高滩园区,初步建成重庆两江新区配套产业园、重庆空港工业园区配套区和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入驻企业129家,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
未来,新区将着力构建“345”产业体系,按照“集约用地、集群发展、招商选商”的工作思路,严把项目质量关,加快新区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即深入打造汽车、电子、装备3大主导产业;着力布局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食品科学、生命健康4大重点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商务商贸、教育医疗、康养旅游5大生产生活服务业。
交通是高竹新区开发的动脉。为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立体综合交通网络,高竹新区初步策划了包括2个轨道项目、2个高速项目、3个干线道路在内的骨干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计划总投资400亿元。
其中,渝邻快速路建设率先取得突破。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用,2023年5月底将全线建成通车,成为高竹新区连通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大动脉。
接下来,高竹新区还重点抓好南北大道北延段、川渝大道、高竹互通等新区骨干道路建设项目,力争年内高竹互通实现通车,南北大道北延段完成路基工程。
延伸阅读>>>
建筑“上云” 助推渝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2020线上智博会重要活动——重庆市智能建造技术论坛及产品发布会举行。渝北区政府携手市住建委、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天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及“渝北区建筑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
渝北区与紫光云将以“天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通过云端为建筑全产业链企业提供业务协同、知识共享、智能制造、供应对接、安全监督、智慧运维六大典型场景服务,构建基于智慧建筑的产业生态圈,助推区内建筑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未来3年,双方将实现渝北区内住建系统乃至建筑行业全产业链“上云”,涵盖勘察设计、制造建造、运营管理3个环节,能为设计、装配式生产、运输、施工建造、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等企业提供各种需要的云服务,从而实现区内建筑行业建造工业化、运营数字化、数据服务化、产业协同化,将渝北打造成为全国建筑产业数字化应用示范区。
渝北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低碳人文”的国际临空大都市定位,不断以城市提升作为重要发力点,为加快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出更大贡献。
贺娜 彭光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