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 城市提升让“近者悦远者来”
第024版:聚焦首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九龙坡 城市提升让“近者悦远者来”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龙坡 城市提升让“近者悦远者来”

    鹅公岩大桥及鹅公岩轨道大桥

    杨家坪商圈提档升级人气旺

    整治后清水绿岸的跳磴河

    九龙坡区正坪口老旧小区改造

    九龙坡九龙印

    九龙滩艺术广场-市民生活剪影 摄/李显彦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新时代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指引。

  在首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上,来自英国、意大利、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川渝两地40个市(州)、区(县),以及中建、华西、五冶等近300家行业领军企业将同台“比美”,共同演绎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美丽画卷。

  九龙坡区展厅,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切入点,以“三高九龙坡、三宜山水城”为主题,生动展示了交通建设、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住房城乡建设成果,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看点。

  城市提升 构筑“江山多娇城、龙凤呈祥地”

  走进九龙坡展厅,九龙滨江,流光溢彩,如梦如幻;道路交通,互联互通,畅通川渝;产业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勾勒出一幅“江山多娇城、龙凤呈祥地”的壮美画卷。

  “近年来,我们按照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要求,围绕‘三高九龙坡、三宜山水城’总愿景,以城市提升为主线,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中勇打头阵,城市提升取得明显成效。”九龙坡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科学策划规划城市空间。按照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推动《九龙坡区国土空间规划大纲》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及科学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九龙坡区分区规划编制。

  充分彰显城市自然人文底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14.5平方公里,形成“一江四河、两山多园”生态格局,设立3个自然保护地,规划重点公园54个。重点保护修复抗战兵工遗址群、大英雄湾村等文化遗存,集中力量打造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和九龙美术半岛。

  高位谋划打造提升亮点。推进完成重庆美术公园概念方案设计,打造九龙美术半岛成为中心城区长江沿岸“闪光地带”。突出杨家坪商圈、石桥铺商圈“姐妹商圈”特色,建设完成“九龙门”“九龙印”“九龙泉”等城市新地标,进一步提升区域品质。以“大城中梁、天下名山”为建设目标,整合中梁山生态、文化、矿洞等资源,完成中梁山花博园一期建设、云峰寺森林步道建设1257米,打造未来的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修复典范、“天下名山”5A级景区。

  两江四岸先行先试提速建设。全力做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九龙滩项目在全市“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节点中率先以PPP模式动工,项目一期在十大公共空间节点中率先完成并对市民开放使用,力推海军博物馆群及166舰主题公园建设等。

  交通建设 构建“互联互通、畅通川渝”网

  城市要宜居、要发展,便利交通是基础。

  “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我们铸强基础设施骨架,加快构建起了‘外快内畅、量质并进’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九龙坡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称。

  首先,积极融入成渝互联大通道,2021年九龙坡区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50个,计划完成投资39亿元。力促早日形成“四横六纵”快速路网、“八桥四隧”穿山过江通道的交通大格局。

  在道路骨架路网方面,规划“四横六纵”快速路网,目前,东部片区快速路网骨架已基本形成,四横线二郎立交至陈家坪立交、七横线华岩隧道已建成,二纵线华岩至跳磴段、四纵线嘉南线三期计划年内贯通,三纵线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正加快建设中,规划建设内环东南半环。西部片区绕城高速已建成,五横线陶家隧道已启动建设,一纵线农马立交至白彭路立交正加快启动建设,一纵线白彭路立交至小塆立交、八横线白市驿至黄桷坪大桥段正开展前期工作。

  在桥梁隧道方面,规划“八桥四隧”穿山过江通道,东部片区已建成鹅公岩大桥、轨道环线鹅公岩专用桥、李家沱大桥、华岩隧道项目,在建黄桷坪大桥项目。西部片区鼎山长江大桥、观音岩大桥、华福隧道已建成,陶家隧道已启动建设,白市驿隧道正加快启动建设,铜罐驿大桥、支坪大桥正在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其次,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共计13条,总里程共计约160.13公里,目前已开通运营轨道1、2、5、环线4条共计35.3公里。在建轨道18号线共计10.5公里。“十四五”时期,计划在建轨道里程由48.3公里增加至100公里,西城实现轨道“零突破”。

  有机更新 绘就“美好生活、繁荣兴盛”图

  颜值,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外在表现,而市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则是内核所在。

  “近年来,我们将城市更新作为城市提升的重要抓手,成立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市更新领导小组,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努力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九龙坡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称。

  出亮点,示范实施城市更新。开展21个特色示范街区项目选址建设工作,民主村等5个城市有机项目纳入2021年主城都市区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全市30个)范围,试点项目全市最多。杨家坪民主村片区突出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效应,美术半岛艺术家群落注重融入“艺术融入生活”理念,经纬大道沿线片区抢抓共建山城设计中心契机、以设计产业驱动产城融合,红育坡、劳动三村等6个老旧小区开展全域改造、实现整体提升。

  保生态,持续提升城市山水魅力。高标准开展“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已完成九龙滩广场、九龙梯、长江万里图等工程,初步实现亲水道、活力道“横向贯通”,全市创新实施消落带生态修复。

  展作为,力推民生实事显成效。健全租赁市场政策,筹集新建改建租赁住房2300套,筹集盘活存量租赁住房3700套,全年筹集人才公寓1163套。加快城市排水设施补短板建设,推动铜罐驿、彩云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确保市政排水设施完好率达96%以上。

  快增长,推动建设行业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建筑企业1756家,企业数量居重庆第一,资质类别涵盖建筑、市政、公路以及古建筑等多个领域。2020年完成建筑业注册地总产值326.81亿元,同比增长18.4%,全市排名前列。

  目前,九龙坡区正努力推进住建行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装配式建筑,培育新型建材等绿色产业。全力打造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聚集区、西部建筑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区、重庆智能建造研发转化先导区。

  吴雪莹 图片除署名外由九龙坡区住房城乡建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