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 精心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 全面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009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庆祝建党百年成就巡礼·璧山区
上一版 下一版 
璧山 精心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 全面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 全面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书记 蓝庆华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秦文敏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璧山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城都市区“迎客厅”,承担着建设全市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先行区、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等重要使命。近年来,璧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努力当好科技创新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倾力打造科技创新友好城。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创新服务体系,出台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构筑多元资金链,加大对创新扶持力度,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试行)》,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容错帮扶机制,为创新者提供最大支持和保障。高规格开展“璧山英才”“璧山工匠”“企业创新型人才”评选,引进高层次人才、前沿行业创新人才,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为每一位敢想敢为的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企业家、善作善成的投资人、追梦圆梦的创业者构筑创新共同体,让一切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各类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倾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盯牢“金点子”“金蛋”“小鸡”“母鸡”“金鸡”等不同阶段,全面打通“科研与产业”“成果与金融”的通道,实行“科研+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构建起首尾相连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闭环链条,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赋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从科技强、企业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新路径。“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11%提高到2.95%。高新技术企业增长6.4倍、达到239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倍。

  倾力打造品牌标准诞生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深化“1+3+N”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双龙科技创新小镇、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二期建设,创新载体和平台日趋完善。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企业将专利技术嵌入行业标准,涌现出全球首条无人驾驶“云巴”、Micro LED显示屏、青山工业7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比亚迪动力电池等一大批高价值的“璧字号”硬核产品,用技术创新抢占“微笑曲线”制高点。

  倾力打造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全面创新的核心位置,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增强国内外创新要素汇集能力,以前瞻性的思维进行超前部署,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让科技创新成为璧山一张靓丽名片。紧紧围绕优势产业打造创新链,以创新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区域创新密度和显示度大幅提升,创新主体引育势头良好,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强大动能,提升了“科技璧山、创新璧山”美誉度和影响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