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院坝会,党员助力乡村振兴 |
 |
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
 |
进村接种疫苗,为民办实事 |
大足区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特别是大足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参观革命遗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从而赋能区域发展。
守好红色基因
5月8日,大足区组织100多名党政干部到红岩村开展党建活动。参观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红岩革命纪念馆新馆,向大足籍红岩女杰饶国模同志默哀、献花,重温入党誓词,区委书记于会文为与会同志讲党课……活动中,大足区一名党政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个个动人故事,向我们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让我们深刻感受了红岩先辈的崇高精神,使我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为守好红色基因,大足区各级党组织还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大足区烈士陵园、唐赤英故居等地缅怀先烈,引导党员干部循着先烈的足迹,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担当作为,为推动全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大足区委政法委组织干部职工前往杨闇公烈士陵园、区革命陈列馆以及饶国梁纪念馆等纪念场所参观学习,让干部职工在参观中了解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守好、传承红色基因。
与此同时,大足区以革命遗址遗迹、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为重点,因地制宜打造重庆红岩重汽博物馆、大足革命历史陈列馆、饶国模纪念馆和唐赤英故居等教育基地9个。
用好红色资源
今年4月,大足区及时发布了大足石刻政德教育基地、唐赤英故居、城市综合展览馆等参观学习点,其中大足烈士陵园成功纳入市级教育基地名单。
为了充分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大足区向各单位发放《大足党史100问》3000册,出版《图说大足党史》《口述大足党史》等地方党史书籍;深度挖掘本地红色故事《革命妈妈饶国模》《战斗英雄杨国良》《红军将领唐赤英》等8位英雄先进事迹,深化川剧《红岩巾帼》、摄影集《大足百岁老人》;创作长篇小说《血染玉龙山》、诗集《大足在上》、摄影集《百年大足》、报告文学《微光》、短篇小说《杨国良》、歌剧《金沙水暖》、川剧《大足巾帼(饶国模)》;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鹏程画展之宝顶石窟画卷首展》美术展览等文化活动,吸引本地群众及外地游客3万人以上。
讲好红色故事
6月15日,大足区举办了一场学习报告会,5名讲述人采取“讲述+多媒体+音乐”的方式,用鲜活的语言、动人的故事和饱满的情感,再现了水利书记李延生、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杨国良、红三军参谋长唐赤英、红色巾帼饶国模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86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胡代勋讲述了解放初期大足县委县政府率领人民群众开展征粮剿匪工作、参军跨过鸭绿江、战场送情报等难忘经历。
在“讲”字上下细功,大足着力讲好红色故事。以“回顾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邀请对大足区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10名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退伍军人和8名革命先辈(已故)的子女,开展“光荣在党50年故事汇”“父辈的故事我来讲”视频录播,在掌上大足、大足网、大足融媒体微信公众号、大足党建微信公众号、大足微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区内新闻媒体发布。组织政治思想素质过硬、乐于奉献、有表演才能的退役军人成立区“微快板”小分队,结合群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大足石刻及本土红色资源,编排《再说上甘岭》《众志成城战疫情》《颂建党百年 做时代新人》《大足巾帼(饶国模)》《唐赤英》《大足石刻“德”故事》等朗朗上口的金钱板,茶余饭后分别到广场、游园,村(社区)或田间地头赞颂百年辉煌历程,弘扬伟大精神。开展“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宣讲活动,选取饶国模等15位特色人物,组织3支宣讲队,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入77个区直机关部门开展宣讲。组建“千手姐姐讲党史”宣讲团,深入27个镇街宣讲《半条被子》《红岩江姐》等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凝聚起建功“十四五”、奋斗新征程的强大巾帼力量。
现场直击>>>
政府买单 百姓叫好
大足捧出50件民生实事“礼包”
眼看1200亩柑橘树进入坐果期丰收在望,但棠香街道双丰村党支部书记谢后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原来,由于近期降雨量偏低,山坡上的柑橘树“渴”得不行。
“村里没有大江大河过境,没有大型水库蓄水,只能靠水田或山坪塘蓄水。”谢后国无奈地说,水田或是山坪塘大多修建在坡脚,要灌溉山坡上的柑橘树,需要抽水泵往上抽水,既费马达又费电。“更大的困难还在于山坡下电力不稳,长时间负荷运行,采用抽水泵灌溉的效率并不高。”谢后国说。
村支两委随即向棠香街道办事处“求救”。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积极与区供电公司沟通协调,争取到了5套电力设施,为柑橘“解了渴”。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足区在已确定的18件2021年全区重点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50个区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
感悟大足石刻 汲取党性力量
大足10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政德教育
“在这里,我们从执着一生的雕刻大师中看到了初心,从充满情趣的牧牛画卷中看到了修为……”日前,参加完“感悟大足石刻·汲取党性力量”政德教育培训,大足区一名党员干部在笔记本上如是写到。
依托优势文化资源开展好党建活动,大足区在孝廉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感悟大足石刻·汲取党性力量”政德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足石刻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造像里蕴含着中华民族慈、善、孝、义、廉等传统价值理念,其劝人要心存敬畏、戒恶从善、感恩尽孝、持勤精进等内容显得尤为突出,彰显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无穷生命力。开展“感悟大足石刻·汲取党性力量”政德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大足石刻文化中蕴含的美德基因和大足石刻中的人物、故事、铭文等,涵养党员干部为政之德,坚定文化自信。截至目前,大足区已有1000余名党员接受政德教育。
据悉,大足石刻孝廉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于2016年获得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授牌,成为全国首家利用石刻文化开展干部政德教育培训的教学基地。授牌以来,已累计承接培训市内外250余个班次、1.2万余名学员,受到广泛好评。目前,大足区正着力将大足石刻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政德教育基地。
“以三讲提三力” 扎实做好九件事
看大足如何让村(社区)书记履新
日前,大足区龙岗街道龙岗村新任党总支书记李文菊在走访该村村民时发现,5组居民周正国房屋周围存在滑坡隐患。“他儿子有房子,为什么要冒着风险自己一个人住,不住儿子家呢?”带着这个疑惑,李文菊与周正国拉起了家常。交谈中,李文菊了解到,周正国父子间最近因家庭琐事发生了矛盾,父子间隔阂较深。当即,李文菊带着班子成员奔走于周正国父子之间,当起了“和事佬”。通过一番努力,周正国父子和解。看着他们一家人重新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李文菊也松了一口气。
而在大足区玉龙镇,村(社区)书记参加完该镇组织的“晒亮点工作、晒特色产业”活动归来,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在“双晒”活动中,玉龙镇党委书记贺平带领各村(社区)书记实地走访该镇三教社区健身广场、玉龙村柑橘玫瑰园、新益村安吉白茶种植基地等处。“这为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履新’课。”玉峰社区党支部书记表示,通过开展“双晒”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思路,他们将充分发掘红色资源,做好文旅融合发展新文章。
这只是大足区村级党组织书记“履新”的两个缩影。自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完成以来,大足区委组织部提出,“以三讲提三力”,扎实做好九件事,推动新一届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履新奋进,以崭新面貌赢得党员群众认可,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要让他们尽快进入‘新角色’,当好村、社区党组织的‘班长’。”大足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以三讲提三力”,就是讲初心,提升政治领悟力;讲民主,提升组织凝聚力;讲实干,提升工作执行力。同时,大足区将通过组织一次现场教育、上好一堂履新党课、配好一名帮带导师、开展一轮集中走访、组织一次集中座谈、搞好一场集中宣讲、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化解一类矛盾纠纷和绘好一张发展蓝图九件事,让新任村(社区)书记意识到头上有任务、肩上有责任,切实提高他们的履职水平和能力。
大足龙岗街道办事处:
普法宣传进村入户
为群众送上法治“大餐”
日前,大足区龙岗街道办事处组织的“六进”普法宣传小组来到宝林村,为这里的乡亲们送去法治“大餐”。
当天,来自该街道办事处司法、民政、综治等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为村民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残疾人权益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还警示骑电动摩托和三轮车的乡亲们,民法典是维护大家日常生活权益的一部法典,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遵纪守法,做一个遵法、守法、懂法,敢于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好公民。
在随后的法治宣传面对面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摆放的法律知识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单、宣传册等方式,进一步向乡亲们普及法律知识;在司法所和综治办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咨询点前,乡亲们更是排起了长龙,向工作人员咨询法律知识,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释。
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卢强介绍,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街道党工委主动作为,抽调人员组成一支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队,以开展普法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院坝“六进”活动为载体,为群众把法律知识送上门和提供法律援助,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等相关问题。
大足区通桥街道办事处:
群众诉求无小事
饮水安全解决大民生
“一开始觉得地里的洋姜就这么挖了太可惜,现在看看这水管子整整齐齐地铺起,想到以后在家就可以用上自来水,觉得挖了也值!”近日,大足区通桥街道办事处茅店社区三组村民解立全站在自家耕地旁说。
茅店社区是通桥街道最为偏僻的一个社区,说是社区,其实大部分都还是农村,居民的院落零星分散,集中供水很难实现。“社区里的老年人居多,最怕夏天天气炎热干旱,老人家去挑水饮用,出了事可怎么办!”茅店社区负责人廖永伦说,为居民接上自来水,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政府所急。
了解到情况后,街道领导班子深入茅店社区,多次走访,与居民面对面摆谈,实地勘察、问计于民,悉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难题,记录整理自来水安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敲定了项目的细节。
在自来水管安装项目实施过程中,通桥街道每周到实地查看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及时协助解决问题。
茅店社区五组的居民张玖才靠卖鱼为生,要安装自来水的主水管就必须挖开他家的鱼塘。这个问题一下冲淡了张玖才参与自来水管道安装的积极性。为此,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顶着烈日上门走访给张玖才做思想工作,向他保证自来水管道安装后会立刻对挖出的洞进行填补,保证鱼塘的水不漏、鱼不跑。鱼塘修补后等张玖才检查满意了,工作人员才撤离。
6月初,一根根自来水管道井然有序地排列,从水厂延伸到茅店社区,主管网铺设终于完工。下一步,通桥街道将严格按照全市饮用水工作要求,保证安装进度与工作质量,让纯洁的水花流向茅店社区的家家户户。
刘茂娇 李美坤 蒋鹏 图片由大足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