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文化育人
每年文艺活动覆盖1.5万人次
“默默无闻的筑路工人,用青春和热血托升起一座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作为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勇担民族大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前不久,重庆市京剧团创排的现实主义题材新编大型京剧《天路彩虹》在重庆大学上演。看完演出,不少大学生这样感慨。
近年来,重庆大学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教育,积极引导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奏响文化育人主旋律。
该校与中国舞蹈家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红娘》《三岔口》《尘埃落定》《天路彩虹》等优秀剧目引进校园。
积极打造文化精品,用精品艺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打造原创文化精品近百个。其中,话剧《重庆往事·红色恋人》获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重庆家书》入选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
充分发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的作用,开设了全校性的川剧文化通识课、公共选修课,打造“川剧舞台美术工作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三五”期间,重庆大学每年举行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覆盖师生约1.5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重庆大学还聚焦实践育人“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如该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及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15%、理工农医类不少于25%等。同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形成七色光、五彩石、西部计划、一线抗疫等特色“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据悉,该校连续三年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特色育人
宿舍区建起学生工作站、党团活动室等
宿舍(宿舍群、园区)是重庆大学“三全育人”的又一重点和特色。
重庆大学在学生宿舍区建成14个学生工作站、18间多功能辅导员工作室、122间党团活动室和主题功能室、5个图书馆舍区书屋,为学生党团活动、学习研讨、图书阅读等育人活动提供舒适空间。
依托宿舍等场所,重庆大学打造了“时政讲坛”“学习加油站”“内修外塑”“美学之道”“国际圆桌派”等品牌活动,建立了梅园、竹园、松园、兰园四个特色育人文化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的25个文化走廊和文化迎客厅,创建“环境优美型”“党员示范型”等特色宿舍。近两年获评重庆市文明公寓2栋、重庆市特色文明宿舍10间、重庆市文明宿舍80间。
王旭表示,重庆大学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两年多以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学生听从祖国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成为就业主旋律。近年来,毕业生近60%在西部就业,近50%在川渝地区就业,8名学子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实习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