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 河长治水 河清水美
第014版:河长制·河长治
上一版 下一版 
永川 河长治水 河清水美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川 河长治水 河清水美

    山水之城——永川区兴龙湖

    风景秀丽的上游水库

    生态修复后的棠城公园河段

    永川区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活动

    湖面如镜映蓝天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我市共有7项工作获得督查激励,永川独占其中两项:一是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地方,二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分别获得1000万元、500万元奖励。

  “决战决胜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不是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终点,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起点!”永川区委书记、永川区总河长滕宏伟表示,将持续巩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快生态修复,推动绿色发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发展阶段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以实干实绩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果断决策回应民生期盼

  永川地处长江上游北岸,是长江进入重庆的第一区县,全区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23个镇街,城镇常住人口114.8万人。境内大小河流244条,临江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在其境内长88公里,流经永川中心城区及来苏镇等14个镇街54个村居,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是百万永川人民的母亲河。临江河在城区3条支流汇聚穿城而过,形如篆文“永”字,永川因此而得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流域沿岸产业发展、污染因素逐步累积,临江河流域污染日趋严重,沿岸老百姓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市民怨声载道。“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2000年代已是黑臭难耐”。治理临江河,拯救母亲河,是永川人民多年的夙愿。

  2017年初,永川区委、区政府顺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永川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回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殷切期盼,果断决策,下决心通过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

  当年,永川区成立了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任指挥长,区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区“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指挥长,指挥部明确由一名区领导专职负责具体工作,在全区抽调49名精干力量组建指挥部办公室,实行脱产办公、专干其门。

  指挥部紧紧围绕“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的总体思路,印发了《永川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开展“1+11”专项整治,重点开展城区河道清淤26.6公里,当年便基本消除城区河道常年累月沉积污泥和黑臭水体,125处直排污染源得到截污,2472家各类污染源得以整治,全流域1013公里的河道开展了清漂。

  问题导向实行精准施策

  永川区通过一年的治理发现,临江河治理还存在城乡管网渗漏、雨污混流等诸多问题。为了不让污染反弹,从2018年开始,永川区以“不让一滴污水进入临江河”的决心,明确提出了“查清源头、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建管并重”的治理思路,连续4年,年初召开全区干部大会强力推进,全面落实河长制,创新建立河段长制,“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帅亲抓临江河、小安溪、九龙河、龙溪河等六大流域治理工作。并按照发现污染源不放过、不找到污染源头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拒不整改不立案查处不放过的“五个不放过”要求,强力推进各流域综合治理。

  4年来,全区新建城乡污水管网335公里,维修城区污水管网704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站)32座,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站)46座,使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形成一个完整的收集处理系统。与此同时,在23个镇街和相关部门连续开展六个专项整治和“三排”“三乱”等专项治理,整治畜禽水产养殖场6063家、屠宰场28家、工业企业425家、食品小作坊437家、餐饮业4093家、农贸市场81家、重点排水户8151家,清掏化粪池4183座,整治“千沟万塘”问题支沟159条、坑塘453个,巩固和整治“三排”“三乱”203处,取缔承包养殖水库136家、集体山坪塘6747口,累计整治流域各类污染源4.3万余处。

  该区还同步进行河库水生态修复工作,在临江河、九龙河、小安溪等河道和污水处理厂湿地栽种水生植物近50万平方米,同步打造兴龙湖、棠城公园、水景公园、三河汇碧等亲水景观,改造红旗河人行通廊6.5公里,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流域治理后的显著变化。

  另外,永川区针对临江河径流量小、自净能力差、无大型源水补给的问题,于2018年建成松溉长江提水工程输水管延伸工程,将长江与上游水库、关门山水库、卫星湖、孙家口水库连为一个功能整体,使城区彻底告别喝临江河水的历史。2020年,永川松溉长江提水工程提水量1134万立方米,占到了城区供水总量的三分之一,在提高供水能力和饮水质量的同时,大幅增加了临江河的水源补给。

  铁腕治水压实河长责任

  在落实推进河长制过程中,永川区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需要,于2018年在全市率先将河长制调整完善为河段长制,32位区级领导为联系镇街的区级河段长,79位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区级部门河段长,428位镇街主要领导、村(居)书记为镇村河段长,并用最严格的制度,压实各级河长责任。

  一是严格落实考核问责机制,实行以水质考核为主的水环境考核每月排名通报制度。从2018年6月开始,凡是水质考核连续3个月排名后三位的,由区委书记约谈相关镇街主要负责人,对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后三位的,进行组织调整。2020年开始,永川加大治理力度,全区按流域划分由几大班子领导担任流域河长和约谈,累计约谈水质不达标且排名靠后的镇街主要负责人176人次。把河库水系的治理和水质考核提升到区委区府评价和任用领导干部标准的高度,这在永川尚属首次,这种狠治沉疴、铁腕治水的责任成为全区治理水环境的紧箍咒。2018年6月,大安街道的党政负责人就因水质全区排名倒数第三首次被区委书记约谈后,知耻而后勇,加大辖区内面源污染、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整治,2019年大安街道因水环境治理成效突出被评为全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二是创新河长管理机制。在全面建立区镇村(居)三级河长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推行以街镇为单元的“河段长”负责制,增加了区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与河长制工作,实现了区镇村三级河长管理河库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网格化。几年来,全区79位区级河段长以身作则,深入镇街巡查暗访、现场办公,解决突出污染问题,各级河长巡河45200余次,解决处理问题6660余个。

  三是启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各流域镇街和责任单位辖区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流域镇街和园区参与生态补偿,实现上下游协同治理。自水质考核以来,全区相关责任单位累计支付共兑现生态补偿金1197.5万元。

  另外,永川区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先后制定《城镇污水排放长效管理机制》《水污染治理快速响应联合执法机制》《关于加强农贸市场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监管,巩固治理成效。全区河长制工作坚持“周督查、月评比、季通报、年考核”,区河长办成立专门督查检查工作组,每周对各流域进行明查暗访,建立问题交办整改台账,督促限期整改,并将河长制落实纳入镇街、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2021年,永川区又创新建立河库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河库网格901个、专管员468名,实行河库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同时运用卫星遥感、5G及高清VR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建成“智慧河长”信息系统,为河流管理保护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产业升级推动生态、经济双赢

  “水环境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方式的转变!”滕宏伟表示,4年来,永川区坚持绿色治理、绿色发展并重,在大力实施水环境治理的同时,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金”“含新”“含绿”量,在推动水质改善的同时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数据表明,2017年以来,永川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闭煤炭企业51家,9万吨及以下煤矿全部关闭,化解产能321万吨;关闭钢铁企业11家,化解产能216万吨,占全市去钢铁产能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永川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狠抓招商引资,近年先后引进了长城汽车、东鹏陶瓷、庆铃新能源汽车、雅迪电动车、阿里巴巴客服、星星冷链、帝王洁具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永川已拥有长城汽车、雅迪电动摩托车、理文造纸等5个百亿级企业。另外,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已建成A区、B区、C区、D区,累计入驻阿里巴巴客服、携程网、达瓦科技、爱奇艺文创产业园、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等399个项目,从业人员达1.5万人,2020年实现产值282亿元。2020年,永川区GDP增速位列重庆市第3位,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税收收入增速位列重庆市主城都市区第1位,招商引资考核位列重庆市主城都市区第1位。今年一季度,永川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2.9亿元,增长19.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5.3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1位。

  数据表明,通过连续4年铁腕治水、精准治根、专项护岸,永川区各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临江河流域城区段消除了黑臭水体,境内临江河、小安溪、九龙河等六大流域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到2018年的Ⅴ类,2019年达到Ⅳ类,2020年和今年前5个月稳定实现Ⅲ类。

  2018年,永川区“治理一条河 改变一座城”生态治理模式在《焦点访谈》中播出。临江河、圣水河被评为“重庆市最美河流”。2020年,永川区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永川区水利局获得水利部表彰的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永川区水利局水生态建设与河长制工作科科长蔡兰兰先后获得重庆市、水利部“最美护河员”称号,重庆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琳琳 李国琼 图片由永川区水利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