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抓住“两碳”重大机遇2021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今日在渝举行当好生态卫士 共护巴渝青山成渝共下双核引领区域联动“一盘棋”
第0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抓住“两碳”重大机遇
2021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今日在渝举行
当好生态卫士 共护巴渝青山
成渝共下双核引领区域联动“一盘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渝共下双核引领区域联动“一盘棋”

  (上接1版)

  都市圈相向发展

  构建“双核”同频共振新格局

  纵观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2020年5月以来,重庆接连分区域召开3场高规格座谈会,着力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指导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

  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主城都市区扩容,围绕“强核提能级”做优中心城区,“扩容提品质”做强主城新区,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将主城都市区打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引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

  “‘一区两群’初看是重庆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实际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顶层设计大框架下,重庆谋划推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是重庆把国家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的系统部署。”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区两群”新格局的确立,其与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战略呼应,成为推动重庆与成都相向发展的重要推力,已逐步构建起成渝“双核”同频共振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如今,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分类指导下,各地发展方向更清晰、发展任务更明确、干事创业激情更加彰显。

  中心城区围绕“强核提能级”新要求,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沙坪坝区发挥16所高校和300余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平台集聚优势,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壮大以“芯核器网服”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全力打造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

  主城新区围绕“扩容提品质”,当好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涪陵优结构促转型,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新城区产值突破1000亿元,龙桥、白涛、清溪园区供应链产业链加速延伸,产业集中度达90%以上。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则认真践行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的重要使命。奉节实施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水利工程质量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三个大会战”,实现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一大突破”;通过深度挖掘诗歌文化、军事文化、三国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从“假日火爆”走向“全年恒热”。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在努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上下功夫。武隆加快了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发出研学旅行、文创娱乐等新场景新业态,养生养老、运动康体、旅居康疗等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还通过加强云计算、区块链和AR、VR等技术运用,提升了智慧旅游服务水平。

  2020年重庆、四川两省市经济增速达到3.9%、3.8%,分别高于全国增速1.6、1.5个百分点。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经济增速均达到4.0%,双核引领发展态势明显。

  共建毗邻地区十大平台

  探索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我们是2020年9月开始进场施工的,预计在今年底会完成项目建设并投产。”5月25日,在川渝高竹新区,中科先行(广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的建设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公司负责人何红波几乎常驻于此,督促项目建设进度。

  川渝高竹新区是目前川渝两省市共建的唯一一个跨省市新区,自2020年11月25日,广安、渝北两地抽调人员到岗到位以来,新区开发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签约入驻产业项目141个,其中投产项目58个,在建项目15个,拟开工项目24个,形成了“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川渝毗邻地区地理相邻,历史人文相近,协同合作、一体化发展具有天然优势。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川渝两地加强区域联动步伐,将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作为“重头戏”,于2020年8月联合印发《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提出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首批9个功能平台。在随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又增加了一个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

  作为川渝目前唯一的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自2020年12月正式获批以来,潼南与遂宁携手,在全域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亮点频频。

  双方共签订“1+N”合作协议58个,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任务,策划32个重大项目,梳理36项共同对上争取重大政策,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国土空间规划率先获批;开行公交化列车,增加定制列车3班次;潼荣高速公路潼南段建成通车;合潼安高速重庆段一期开通运营;遂潼快捷通道潼南双江至玉溪段建成通车;开通跨省城际公交和跨省农村客运班线,10万沿线居民出行更加便利。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储气调峰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遂潼示范项目建设;联合推出红色文化、古镇休闲等10余条精品线路,共同举办菜花节、柠檬节、荷花节等特色节会,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节点等。

  此外,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各大平台,也全部启动方案编制,先期围绕自身定位,在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建设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深化发展平台协同联动,实现异地入学、就医、就业一体化等方面积极探索。

  “相信,随着各大平台的日益完善,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将更加紧密,成为川渝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索更多可行路径。”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