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缙云山保护区内户籍人口近9000人,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就有1100多位村民,人口承载量过大。2019年,重庆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引导核心区、缓冲区的村民搬出安置。
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没有明确政策,北碚区经反复研究,决定对自愿退地进城的村民给予一次性补偿,对自愿异地迁建的村民在山下规划安置点,并解决搬迁村民子女就学、社保等问题。
七十多岁的缙云村村民蓝长生曾住在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内,老两口只有少量自留地,靠子女赡养。他说:“我从家走到村委会要近1个小时,搬出去既能保护生态,生活也方便,社保等后顾之忧政府也帮解决了,我当然支持!”目前,核心区和缓冲区村民已基本迁出。
缙云山下是嘉陵江小三峡之一的温塘峡,周边温泉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厚重。近几年,北碚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按照“山上生态做减法、山下产业做加法”的思路,加大缙云山棚户区改造,科学有序发展环山文旅康养产业,温泉度假小镇、环山绿道、农家乐提档升级、特色民宿群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加快实施。
精心修缮老民居、码头、庙宇等以还原老街风貌,同时注入民宿、剧场等现代元素……嘉陵江边曾经破败不堪的重庆历史文化老街金刚碑,经过几年修复再现巴渝特色古村落风采。北碚区文旅委主任胡一珊说:“金刚碑正在招商,今年下半年将正式对外开放。现在还未开放,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接下来我们将争创缙云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北碚区委书记周旭说。
(新华社重庆6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