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下篇四个剧目,则重现了重庆解放前夕红岩英烈、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壮举。
几个月来,演出团队深入我市机关、高校、中小学、社区、企业等,为广大干部群众带来一场场特别的红岩精神“思政课”,还曾两次赴湖北高校开展多场演出。该剧将红岩文物、烈士事迹紧密结合,多维展现英雄形象,并根据不同对象做“菜单式”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为经典影视剧目配音
这个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很“潮”
“妈妈,你是党的人,我就是党的孩子。”5月27日,当电影主人公潘冬子的经典台词响起时,渝北区洛碛镇兴隆社区的一个院坝里响起了掌声。
这是洛碛镇举行的“身临其境——我为红色电影配音”主题活动,5名“演员”正在为影片《闪闪的红星》配音。当天,近20位参赛选手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演绎了《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和《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电影片段。
为红色电影配音活动,是洛碛镇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过活动让党员群众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开始还以为不难,后来发现总是达不到原版的味道,就反复看整个电影,反复练习。”兴隆社区预备党员白益弋说,虽然他的配音不到一分钟,但为把握好人物感情,他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创作背景和人物刻划细节。
通过配音活动,参与者仿佛与剧中人物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对老一辈革命家、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对党的历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一步,洛碛镇还将广泛征集“配音演员”,以线上线下同步的形式开展配音创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4000多个广播小喇叭
“声”动农家院
下午5点30分,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吴应衡就搬出小板凳,来到院坝和邻居一起,听社区广播喇叭播放的英雄故事;此时,居民杨祖斌也一边在场镇上健身,一边听广播里的故事……
每天这个时候,在江津区石蟆镇,听喇叭里播放的党史故事,已成为干部群众生活中的一项“必修课”。当地充分利用小喇叭开展“党史天天读”微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动农家院。
石蟆镇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林丽艳介绍,节目每日下午5点30分准时开播,广播内容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烈的故事、党史等内容,还会播放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红色歌曲、农技知识等,每天播放时间持续半小时。自今年3月开播以来,已播放32期。
在江津南部山区的嘉平镇,“党史小喇叭”每周一到周五也会在黄金时段播报。江津区融媒体中心还开办了首档党史学习教育广播节目《党史天天学》,丰富了党员和农村干部群众学党史的平台载体。
目前,江津区已开启“党史小喇叭”4000余个,实现全区村社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