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政务简报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重庆力量统筹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攀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政务简报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重庆力量
统筹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接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攀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动员令”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奋斗方向
新华社记者

  在一场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中国向世界发出了“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宣言。

  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新时代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使命和奋斗方向,是新的科学“进军号”和“动员令”。

  参加大会的两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创新驱动发展”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技不断勇攀高峰,创新的旋律越来越昂扬。

  定方位、抓关键,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8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是科技强起来的关键支撑。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自主创新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概括了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了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问题。”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说,“讲话中蕴含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科技创新无论在广度、深度、速度、精度上都呈现加速度跃升趋势。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快,才能跳得更远。

  长期从事芯片材料研究的王曦院士,对缺“芯”之痛有着切身感受,也深感责任重大。“大硅片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过去完全依赖进口,通过这几年努力,自主制造的大硅片已经实现量产,正在努力进一步扩大规模。”王曦表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做减法、促活力,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总书记说的这些话真了不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由衷地称赞。

  面对自己工作安排的日程表,钟南山有时也无奈:“我有时也不得不‘站台’、拍视频!”经常,只有忙完累完诸多琐事到了晚上,老院士才有时间做点自己领域的研究。

  对于科技工作者这些“难言之隐”,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

  这次大会上,总书记专门指出:“1961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此话一出,台下掌声雷动。”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这些话一下子说到关键上。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科研人员自己也要自立自强。”

  专注科研、聚焦主业,是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答题”。高水平的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突破,还是举世瞩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两院院士展现出的专业与风骨,在历史和国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总书记的这句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特邀代表、“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大庆“新铁人”王启民深有感触,创新要培养更多领军人才,“要有铁人的‘拼’,‘十年磨一剑’的‘傻’,向各种人物、事物学习的‘智’”。

  推改革、解束缚,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指明了方向。

  把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科技界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底气。

  “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改革蓝图令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长远看,要注重营造和培育先进的学术与创新文化,要从孩子们抓起,培养诚信、求真、创新的文化。科研人员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

  (记者陈芳、董瑞丰、王琳琳、张泉、温竞华)

  (据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