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在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三号“祭祀坑”拍摄的青铜器。新华社发 |
 |
这是在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拍摄的青铜顶尊人像局部(5月14日摄)。新华社发 |
28日,“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推介会邀请30多家中外媒体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的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零距离感受三星堆考古。
2019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34家科研单位和院校对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所在区域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新发现“祭祀坑”6座,截至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上千件。其中八号坑灰烬堆积层发现大量青铜神树碎件、小型人像等中小型铜器,已提取黄金树叶、金箔、青铜器、玉器、石器等文物。目前灰烬堆积以下的黄色沙土堆积已经显露出来,同时开始暴露出多根大型象牙,表明沙土堆积之下应当掩埋有较为完整的大型器物,这也与前期的电磁探测数据相吻合。
据介绍,新发现的圆口方体铜尊、拱手立人像以及口部附加龙形附件的铜器,无一不再现了古蜀文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而铜尊、铜罍、玉琮以及铜器表面的纹饰等都是古蜀文明与国内其他地区密切交流的见证,其中铜尊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是长江文化的生动体现。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是古蜀文明与中原地区频繁交流的有力物证,更进一步展现了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提供了典型实证。(据新华社成都5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