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 重庆软件园成为数字文创新名片万州 会展经济提供复苏动力永川 农机化综合水平全市第一武隆 寺院坪上看“风”景荣昌 “三步走”治理塑料污染璧山 “大喇叭”里的党史故事巴南 留守妇女茶园亮绝活黔江 党史宣教“打卡”聚民心铜梁 “四轮驱动”科技扶农垫江 “办不成事”窗口督促干部办成事
第018版:区县头条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岸 重庆软件园成为数字文创新名片
万州 会展经济提供复苏动力
永川 农机化综合水平全市第一
武隆 寺院坪上看“风”景
荣昌 “三步走”治理塑料污染
璧山 “大喇叭”里的党史故事
巴南 留守妇女茶园亮绝活
黔江 党史宣教“打卡”聚民心
铜梁 “四轮驱动”科技扶农
垫江 “办不成事”窗口督促干部办成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学党史

璧山 “大喇叭”里的党史故事

  “各位村民,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的党史故事是咱们璧山的革命烈士白深富的故事。”5月20日下午6时,璧山区八塘镇“小塘塘”宣讲队员郑田甜、赵胤年和石小玉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开始了当天的党史故事分享。

  “村里的‘大喇叭’每周都会讲述党史故事,这些故事发人深省,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我现在已经成为这档节目的忠实听众了。”凉水村村民陈子林在樱花广场上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听着“大喇叭”里播放的党史故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小塘塘”宣讲队员在进行微宣讲时,发现村民们对党史故事热情度极高,但每次到场参会的人员有限,宣传力度不足。正在他们为扩大宣传面伤脑筋时,疫苗接种的广播响了起来,这让宣讲队员们眼前一亮。 

  4月11日,“小塘塘”宣讲队员决定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的作用,每周播放一个璧山本土的党史故事,每个故事分成三部分,分别在早中晚定时进行播放,时长30分钟左右。

  通过八塘镇村村通的“大喇叭”,党史故事“声”入到了每家每户。“坐在家里就能听党史故事,很接地气。”80多岁的敢英村义务讲解员杨家发老人说。

  截至5月20日,八塘镇44个村村通“大喇叭”已播放党史故事累计超过630小时,掀起了学史爱党新热潮。

  璧山区融媒体中心 何燕雯 杨翕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