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城扬帆起航 音乐半岛奏响序曲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第010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庆祝建党百年成就巡礼·大渡口区
上一版 下一版 
人文之城扬帆起航 音乐半岛奏响序曲
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委书记 王俊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国智

  大渡口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转型,以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局,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南部人文之城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思路转变催生区域嬗变。大渡口区立足重钢环保搬迁后生态环境质变、空间格局改变优势,克服产业空虚阵痛,抢抓转型发展机遇,摆脱对钢铁产业的历史路径依赖,确立“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建设目标,明确沿轨道2号线、滨江沿线“两线作战”思路,谋划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大健康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四大支柱产业”,高新区建桥拓展园、钓鱼嘴滨江湾区、九宫庙商圈、伏牛溪新城“四大重点板块”,立起产业支柱,促进产城融合,区域价值实现大幅提升,大渡口是“主城郊区”的社会认知得到转变,大渡口是“工业老区”的城市印象得到改变。

  产业重构推动经济重塑。正视重钢搬迁搬走工业半壁江山的现实,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引进,推动存量变增量、增量变存量。工业总产值“十三五”期间实现翻番,再造一个重钢目标实现。“四大支柱产业”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长,“一产业一龙头一集群”格局加快形成。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33.4%、52.5%。改革创新活力增强,成功创建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基因检测应用示范中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92件。

  城市更新带动品质出新。坚持新旧城区统筹建设、城乡融合协调推进,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提升城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品质。出区道路瓶颈得到破解,有效破除困扰大渡口多年的交通“口袋阵”。改造完成一批棚户区、老旧居住区、农村困难群众危房,群众安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1平方米,建成“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公园城区。打造工业博物馆、义渡古镇、环金鳌山、小南海温泉、白沙沱老街滨江沿线文化休闲带,成为主城市民周末休闲目的地。

  战略布局提升城市格局。按照重庆中心城区建设“五座城”、打造“六张新名片”的部署,大渡口区处于南部人文之城和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核心区,布局钓鱼嘴音乐半岛、重庆(国际)小球赛事中心等重大功能项目。目前,长江音乐厅、音乐学院等项目加快推进,亚洲音乐联盟、快手(重庆)创新中心、摩登天空等音乐产业项目陆续落地,草莓、穿越二号等音乐节初具规模,“人文渡口、乐亮江湾”正在唱响。未来的大渡口,将成为展示重庆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