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地 品质渝中
第012版:百年伟业 精彩巴渝·渝中
上一版 下一版 
民生福地 品质渝中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福地 品质渝中

    曾家岩嘉陵江大桥通车

    改造后的石灰市菜市场

    家庭医生上门为居民量血压

    按照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要求,解放碑踏上以智慧化为引领的转型升级之路  摄/王欢

    “开往春天的列车”  摄/唐安冰

  解说城市新

  老小区有品质更有记忆

  清晨,双钢路小区2栋,77岁的刘祖相来到窗前透气。窗外,是吐蕊的木槿和开得正好的树状月季,整洁的墙面、光洁的路面,都让人看着舒心。

  一年多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污水横流,蝇虫飞舞,空中网线星罗密布。

  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双钢路小区有28栋老旧居民住宅,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破损、公共服务设施缺失、消防安全隐患突出,是渝中区老旧小区安全管理、品质提升的痛点和难点。

  2020年3月,双钢路小区以高层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为抓手,拉开了升级改造的大幕。区领导挂帅,街道牵头,多部门配合,“消隐患、提环境、补功能、留记忆、强管理”城市更新行动就此展开。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工作组,分批分组给居民打电话,上门走访宣讲政策。社区创新采取“政府支持、居民出资”的方式,政府支持材料费,居民出拆除和安装费,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

  仅用3个月时间,双钢路小区就拆除封闭防盗网7800平方米、可燃雨棚4870米,整改率达98%,让隐患消除;

  改造社区花园4400平方米,改造路面1.5万平方米,修复外立面1.4万平方米,在适宜的地段增设健身步道、健身器材、儿童乐园,让环境更好;

  增设智慧消防站点,完善门禁系统和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电气火灾监测设施、报警器等362处(套),让功能更全。

  所有改造都遵循了一个原则:只补全社区功能,不更新乡愁记忆,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做到里子面子有机融合。

  丁林战2012年从双钢路小区搬去了江对面的新小区,最近他又经常走过黄花园大桥回来“蹭饭”:“双钢路漂亮了,还建起了社区老年食堂,我喜欢回来跟老朋友们吃饭聊天。”

  “十四五”时期,渝中还将让更多老旧小区将像双钢路小区一样实现“逆生长”,确保5年内全面完成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整治,持续提升所居之地的功能品质。

  旧街巷有生活更有韵味

  “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历史悠久的南纪门中兴路王爷石堡,是典型的老重庆背街小巷,承载着许多市民的记忆。老旧社区留住了历史韵味,也带来了治理难题。

  去年年底,南纪门街道启动半城步道项目改造升级。通过推进老旧小巷微整治“靓丽行动”,对老旧围墙、地面等进行提档升级。

  不动“大手术”,也有大变化。经过1个半月打造,昔日的“脏乱差”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青砖墙面、三角梅、孝文化浮雕墙、重庆老照片墙……背街小巷成了风景线。

  2020年春天,渝中区另一处背街小巷同样成为市民“打卡”的新爆点,这就是枣子岚垭的“涂鸦步道”。

  高高低低的山城步道,经过精心设计和打造,变成一个“缤纷的世界”,在不经意的转角处,就能与各色各样的彩绘撞个满怀:海豚在水中漫游,彩色轮胎的自行车停在墙上,车筐里鲜花正在盛开……街巷深处,还能听到地道重庆小吃的叫卖声。

  沿着阶梯往下走到涂鸦步道,回头一看,又是不同画面——除了左右两侧的涂鸦墙,每步阶梯都用彩色瓷砖粘贴出渝中城市景观:轨道交通列车穿楼、过江索道、解放碑……

  “这里是老城区,原来房屋老化严重,休闲活动空间狭窄,沿街店面老旧杂乱,经过这条路时,我们都低着头走。现在不一样了,参天老树、条石台阶、青瓦红砖皆是风景,我每天都要专门过来散散步。”家住附近的王先生说。

  在一个个街区更新过程中,历史、当下和未来得以融合,舒适、安全、有品质成为渝中市民的生活底色。

  坡坎崖有景观更有实用性

  山城是重庆的代称,有山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坡、坎、崖。边坡、堡坎、陡崖历来是城市绿化的死角,但在“2020发现重庆之美”调查推选活动中,渝中区虎头岩公园及周边品质提升项目(一期)被评为“重庆最美坡坎崖”;洪崖洞旁高差60米的崖壁之上,蜿蜒曲折的仿古步道由国泰艺术中心延伸至嘉陵江畔,串联起戴家巷十二景,成为“五一”假期漫游新胜地。

  让坡、坎、崖靓起来,需要专业和情怀。

  “以崖为墙,固若金汤;嘉陵烟雨,崖壁栈道。”戴家巷崖壁公园利用独特的地形地貌,采用架梁方式,层层而上修建步道,其中包括长达300米的栈道。

  凌空飞架的设计,带来天然的全景浏览功能,层次分明的城市风貌和碧波荡漾的嘉陵江景被尽收眼底。夜幕降临,顺着步道走向设计的景观灯饰既凸显崖壁公园的层次感,又与洪崖洞夜景交相呼应。

  这条步道同时还兼具良好的实用性,市民和游客可以自嘉陵江滨江路直达崖上的戴家巷,进入解放碑区域。一路向上,仿佛从古朴的历史感中渐渐走近现代都市的繁华,接古连今。

  虎头岩公园上至石油路,下临化龙桥,凭栏远眺,便是江北。在公园及周边进行的品质提升工程中,长和路堡坎改造尤其具有代表性。

  它原本是水泥浇筑的格构柱状堡坎,质感生硬,缺乏观赏性。设计师采用琴键式高低错落的思路,利用原有格构柱体造型进行绿化美化,选用5种不同颜色质感的植物,打造出了2000平方米的“钢琴键垂直立体绿化景观”,与虎头岩公园融为一体。

  从2019年开始实施坡坎崖绿化美化提升工作,渝中区预计3年内实施22个项目共23.9万平方米。随着距离目标达成越来越近,山水间的立体之美也日渐彰显。

  解说民生实

  兜住社会救助底线

  实现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全覆盖

  今年1月12日上午,大溪沟街道人民村社区协同社区医院,本着就近、方便、自愿原则,与辖区残疾人签订“残疾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这是渝中区大力推动实现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全覆盖,扎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帮扶和康复服务的具体举措之一。

  此次活动让残疾人在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享受到个性化基本康复服务。为了确保此次签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人民村社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电话通知所有残疾服务对象,签约现场,社区、社区医院工作人员耐心为残疾人朋友做好引导、解释说明,确保签约服务顺利进行。工作人员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现状,然后对医生签约服务的作用及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叮嘱他们有困难及时联系。作为人民村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象之一杨老师说:“我的身体相对较弱,行动不便,能经常和医生打交道好多了,签约之后,就可以足不出户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了,这真是感谢政府想着我们,感谢你们冒着严寒来给我们服务。”

  目前,渝中区正努力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兜住社会救助底线,常态化精准开展城市解困,扎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帮扶和康复服务。落实“两项补贴”标准提高政策,持续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提高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能力。完善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提升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实现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全覆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适老化改造

  家住上清寺上大田湾的白富军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病情发作时,抬腿都喘。2018年,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挺家庭医生团队和白富军签定了家庭医生协议。在家庭医生连续几年不间断的随访过后,白富军老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技术水平高,服务好,上级医院专家定期坐诊,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院专家看病。”白富军老人一提到陈挻家庭医生团队,就是一连声的感谢。据介绍,渝中区目前实行的家庭医生工作室“1+3+X”的服务模式,让百姓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构建起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筑牢了全科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预防+医疗”的健康基础。实实在在造福辖区老人。

  在嘉西村社区,魏世全老人在家庭医生的帮助下,用6个月时间进行康复锻炼,从坐轮椅到现在能独立行走。“向医生经常来家里指导我进行康复理疗,我们还加了微信,有问题可以随时问他。”魏世全说,切身地感受到了护理站的成立给群众带来的便捷。

  嘉西村社区家庭医生团队队长向元富介绍,居家照护服务延伸到离中心相对较远的社区,体现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为民健康服务奠定坚实基础。构建家医团队“驻点式”健康照顾模式,形成了以“街道+社区+社区卫生+市级医院+社会组织”为基础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市级专家+社区干事+医务社工”五位一体的居家养老照护格局,联通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为老服务健康网底环节,筑牢了社区“医疗-养老-康复”的全程全链条的健康管理。

  “十四五”时期,渝中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据悉,渝中区将全方位巩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成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开展适老化改造,新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涉老设施无障碍率保持100%,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达80%以上。发展“智慧养老”,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生活照护、智能呼叫等应用,公办养老机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化应用达100%。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支持发展养老护理、康复保健等老龄产业。推动养老服务与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

  织牢民生保障网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多渠道保障就业

  今年2月,渝中区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直播吸引了近170万人次观看。这次直播不是带货,而是“带岗”。为集中帮扶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渝中区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稳岗复工”暨“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月直播“带岗”招聘活动。经部门联动配合,活动共吸引169.8万人次观看,求职者实时投递简历500余份。直播过程精彩纷呈,企业人事负责人变身主播,向观众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岗位职责、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并为互动区网友答疑解惑;嘉宾导师现场为求职者剖析每家企业的定位、发展前景等,为求职者给出投递简历的建议;另外,管委会和企业的宣传片也成为直播的一大亮点,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也宣传了辖区就业创业环境和企业文化理念。

  本次活动是渝中区首次采用直播的方式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桥梁,内容更丰富、方式更新颖、措施更精准。据统计,全区共255家企业参与线上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线上投递简历4622人,通过视频面试达成初步意向1092人。

  据介绍,渝中区将新增就业人数、调查失业率作为经济调控重要指标,加快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职业的保障制度。

  同时,渝中区将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全民参保登记动态清零机制,落实社保转移接续政策,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巩固提升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成果深化医保制度改革,落实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医保金使用效率。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渝中区将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针对性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链接>>>

  渝中区城市更新分类实施计划

  精心实施风貌保护。积极推动“红色三岩”大景区系统提升,全力推进3处历史文化街区、9处传统风貌区、11处山城老街区建设,全面加强145处文物建筑、42处历史建筑和多条特色街巷的保护利用,目前已初步收到成效。

  统筹推进综合整治。针对人居环境待提升、服务设施需完善、安全隐患应消除的区域,在维持现有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开展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已启动实施项目29个,整治建筑面积约178万平方米;今年启动实施项目21个,涉及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剩余的442万平方米将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完毕。

  强力推进整体更新。针对部分老旧建筑集中、现有功能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综合整治难以根本改善问题的区域,将采取整体征收的方式,保留高品质、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整合改建部分老旧建筑,抽疏留白优化空间环境等开展整体更新。“十四五”时期将实施项目26个,涉及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

  数读渝中民生>>>

  坚持保障改善民生 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收入水平持续上升

  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94元,较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6988元,是2015年的1.5倍,增长6.3%,其中工资性收入27870元,增长5.0%;转移净收入11076元,增长10.3%。2016-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8.3%。

  ●消费层级不断提高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从“吃饱穿暖”向“住行教娱”优化,2020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509元,其中食品类、教育支出、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分别为25.5%、7.2%、4.0%。恩格尔系数29.5%,较2015年下降2.9个百分点,衣着类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较2015下降1.3个百分点,教育支出占比较提升2.7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

  就业持续向好,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57764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202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0.6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64.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81.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63.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56.1万人。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0412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415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529人;2020年“人生关怀”工程投入1.9亿元,受益居民47.3万人次。

  ●医疗卫生成绩斐然

  分级诊疗体系优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构建成果显著。2020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26家,其中医院40家(市级医院9家,部队医院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75家,其他医疗机构9家。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5‰、远低于2015年3.68‰的水平;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7岁。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渝中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