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 |
 |
武陵山大裂谷 |
 |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
 |
816小镇 |
 |
大木花谷·林下花园 |
近年来,涪陵区下大力气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就,让两江福地、神奇涪陵焕发出新的持久魅力。
新时代、新挑战。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涪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文化强区、旅游强区建设步伐,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浓墨重彩树丰碑
红色文化代代传
初夏,和煦的阳光洒在涪陵区罗云乡的鸡石尖山顶,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誓师大会遗址在时光的冲刷下显得历久弥新。抚摸斑驳的石碑,环顾周边崇山峻岭,耳畔仿佛又响起当年响亮的呐喊声……
1928年6月17日,罗云的赶场天,中午时分,随着文昌宫3声枪响,罗云“土地会”起义爆发。
1930年春,由涪陵罗云坝地区农民武装和涪陵驻军起义官兵组成的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在川东特委书记李鸣柯的领导下成立。
1930年4月23日下午,还在坨田进行政治宣传的二路红军遭到白涛区团总杨德铨的偷袭。在敌人疯狂的围剿下,二路红军所剩无几。那些战斗中英勇牺牲的慷慨悲歌之士,现在就长眠在涪陵的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
“李鸣珂、钟善辅等一大批革命志士浴血牺牲,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为党积累了武装斗争经验,传播了革命火种,对四川省内外的革命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涪陵区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紧跟党走、不畏牺牲、自觉奉献、服务人民——这种精神,一直在涪陵延续,红色基因长盛不衰。
“红色文化是涪陵历史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如今涪陵文旅融合发展中重要的一章。”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直以来,涪陵区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相关资源保护工作,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处16个点。包括李蔚如旧居、816工程遗址、弋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郑光宗烈士墓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钟善辅故居、文昌宫遗址等文物点5处。
今年,涪陵区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去红色景点体验红色文化,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2021年第一季度,涪陵区革命文物遗址累计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其中816工程6.6万人次、罗云乡2.9万人次、大顺乡2万人次、涪陵烈士陵园接待约5万人次。
依托特色塑品牌
顺势而为造精品
1967年,涪陵深山中进入了一支神秘的工程兵队伍,他们身上肩负着绝密任务,数十年不为外界所知……直到2002年,这一隐藏在涪陵的“816工程”才正式向世界公布。
作为从未启用的核燃料生产基地,整个816工程是世界上已解密的最大人工洞体建筑群。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
2016年,涪陵区政府对“816工程”进行全封闭升级后,再次对外开放,得到了社会各界来访者的广泛好评。
今年,针对“816工程”,涪陵区正在实施又一次提档升级,包含景前区道路改造、新建游客接待中心、修缮施工部队营区、进洞区、纪念体验区等建设内容,预计将于8月底前完工投用。同时,将于7月份,在洞体内推出沉浸式情景剧等更多综合性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游览体验。
升级改造后,游客可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三线建设”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国防工程,感悟中华民族坚强卓绝、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与此同时,以原816工程的堆工机械加工厂遗址改造而成的“816小镇”一期已经开放,作为集军工文化体验、文旅文创、乡村振兴和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文创综合体,816小镇挖掘当地历史,将带领游客进入富有时代回忆和生命力的精神原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深耕涪陵厚重文化,寻求文化元素载体化,力求将文化做深做活,用产业做支撑,打造可持续的文旅产品。”据涪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当地独特文化为基石,涪陵顺势而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
如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之一——点易园,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凿洞静居、点注易经之地,涪陵区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加以更新。以易理文化为载体,北京伟光汇通倾力打造的爻里小镇一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将于今年底竣工与游客见面。
如今,涪陵区文旅融合发展有序、成效初显,对全区70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两线”实施依法保护,正在推进邱家榨菜作坊、陈万宝庄园正厅、文峰塔、周煌墓等8个文物维修项目,文物修缮与活化利用同步规划实施;小田溪巴王陵遗址公园完成立项、可研和巴王陵博物馆设计工作。
此外,涪陵区坚持不懈推进白鹤梁题刻申遗工作;“涪陵传统泡菜制作技艺”等20项非遗成功列入第四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被列入第一批市非遗传习所名单。
山水福地融文化
继往开来谱新篇
涪陵之“涪”,泛指水流壮阔,长江、乌江在此交汇,长江水面陡然大开;涪陵之“陵”,寓意山丘连绵、富足之地,还蕴含向上攀升、蒸蒸日上之意。
涪陵是一方山水福地。以“世界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巴国故都”和理学圣地而闻名,榨菜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巴枳文化、易理文化等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坐拥两江画卷,承袭千年文脉,这座山水之城、文化之城、神奇之城,正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自然与人文共辉映的蓬勃生机。
“十三五”时期,涪陵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目标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标对表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涪陵将以更加坚定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实干担当,开拓奋进,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涪陵将围绕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积极融入长江三峡黄金旅游核心带、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实施景区提质工程,以“一谷(武陵山大裂谷)、一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一洞(816工程)、两镇(美心红酒小镇、816小镇)”为核心,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精品旅游项目;推动816工程与816小镇联动发展,打造国内承载弘扬“三线文化”的标杆;将美心集团“农旅+智慧综合体服务区”项目打造成“文旅+农业+休闲+娱乐”的综合性精品项目;力争成功创建武陵山大裂谷5A级景区、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另一方面,围绕“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不断释放文旅产业新活力。着力提升服务供给、服务品质、宣传推介,形成文旅产品集聚地、消费池,加快成为主城都市区带动辐射渝东南“大武陵”、渝东北“大三峡”的桥头堡。以夜间消费、时尚消费、体验消费为突破点,打造更多文化旅游消费新产品,加快建设武陵山旅游度假区、北山国际文旅康养度假区、爻里文旅小镇、五桂堂街区、滨江文旅街区等文旅消费集聚区。
“展望未来,涪陵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在区域发展大格局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涪陵将深刻把握新时代文旅体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提高站位、砥砺奋进,推动文旅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数说》》
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首批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等国家级荣誉20余项。
2020年,涪陵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较2015年增长37.2%,旅游总收入较2015年增长307.1%。
截至2020年12月,涪陵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4项;市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4个、市级非遗生产性示范传承基地5个;建成非遗实物陈列馆2个、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个。
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50.0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
今年1月—4月,涪陵区接待境内外游客626.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9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21.95%、37.56%。
链接》》
文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5月18日下午,“文旅产业助力涪陵乡村振兴”现场研讨会在涪陵大木乡林下花园举行。来自文旅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涪陵文旅发展的现状、规划和发展献言建策。
据了解,此次现场研讨会,是第二届重庆涪陵绣球花节的子活动之一,其目的也是为了给涪陵旅游“十四五”时期的转型升级谋新章、布新局,进一步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提升,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据悉,近年来,涪陵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体育系统方面展开生动实践,振兴之变由表及里、日新月异。
2020年,涪陵区开展了“美丽涪陵乡村行·文旅体育助脱贫”“十个一”专项扶贫攻坚行动,设立涪陵区文旅行业“消费扶贫展销中心”,培育5户扶贫农庄和10个旅游商品,帮助8个贫困村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器材、新增健身步道30余公里,开展80余场送文化演出进贫困村,打造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乡村旅游A级景区3个,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创作歌曲《逐梦乡村去扶贫》等10余个展现脱贫攻坚成果的文艺作品,完成重点扶贫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新改建旅游厕所16座、方坪村茶旅融合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257.5万元。
旅游线路推荐》》
武陵风光
乌江画廊(涪陵段风光)——三门峡、荔枝峡、白芨峡——武陵山大裂谷(奇绝壮美的自然奇迹)——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大木花谷·林下花园(被称为“中国的普罗旺斯”)
乡愁密码
1、蔺市古镇(千年“君子镇”的历史底蕴)——美心红酒小镇(创意十足的主题旅游度假区)——万松里石磨纪(现代人的心安归处)——古今花海、农耕博物馆(四季都可观赏花卉)——陈万宝庄园(原四川省三大优秀民居之一)
2、涪陵国家现代农业园——泰升农业园——南沱镇睦和村四季果蔬采摘(优质龙眼之乡、三峡移民重镇)——红星渡槽(经历几十年风雨洗礼的史迹)
红色脊梁
816工程(新中国的绝密级军事工程)——816小镇(三线军工时代印记)——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烈士陵园(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伯承护国之役纪念馆——戈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李蔚如故里(李蔚如旧居、四镇乡农民运动纪念馆)
人文涪地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入江底的博物馆)——滨江文化艺术街区(城市建筑地标)——涪陵区博物馆——北山公园(城市观景阳台)——点易园(理学家程颐点易入理之地)——涪陵白塔(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森林公园(城市绿肺)——沙溪温泉(复合型优质医疗热矿泉)
工业旅游
涪陵工业园区——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凯高玩具(重庆)有限公司——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赵童 詹米璐 刘玉珮 图片由涪陵区文旅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