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龙坡职教中心全面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 |
 |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开展新生综合素质训练 |
 |
两江新区星辰初级中学到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参观中心一体化VR行走体验平台 |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近年来,九龙坡区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战略重点,深入实施职教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育人闯出新路子。促进中职学校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开设20余个“3+4”“五年制”“3+2”专业;近5年参加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7个、市级奖项393个。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推进多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双基地”建设项目;开设企业冠名班、订单班100余个,校企合作企业达到180余家;集团化办学机制逐步健全。提升质量展现新作为。打造7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数量居全市第一;中职毕业生就业、升学率达99%;培养合格技能人才年均7000余人。社会服务彰显新担当。去年为全区学生提供资助资金共计24457万余元;开展各种形式职业培训每年惠及10000余人。
当前,九龙坡区正围绕建设职业教育特色强区目标,以学校为改革立足点,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三年提升计划”“双优培育计划”“研训促进计划”等,提高办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加快建设职业教育特色强区。
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让红色光芒闪耀在技能成才路上
5月7日,重庆市第二届中学中职学生会骨干风采大赛决赛结果出炉,九龙坡职教中心收获重磅奖项——学生王灿凭借优异的表现荣获特等奖。
这一喜讯格外振奋人心,它意味着九龙坡职教中心弘扬工匠精神、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取得了新的成效,是学校完善育人机制、助推内涵发展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多年来,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道路。尤其是近两年来,该校为人才培养持续注入红色基因,全力培养“德技双全、身心两健”的大国工匠。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技能水平和核心素养
谈起自己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王灿坦言:“学校的‘三自主’工作给了我大展拳脚的机会。”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九龙坡职教中心持续开展学生“三自主”工作。依托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成长构建了广阔空间。学校连续8年获得该活动优秀组织奖。
技能是职教学子未来安身立命之本。九龙坡职教中心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核心素养呢?
学校持续推进“三教”改革。在常规教学方面,实施“行动·云”教学改革,以行动为导向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自主完成学习,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科研方面,教师以课题为引领开展教研,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并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参与创业体验等举措,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育人不应是学校的“独唱”,而是校企“协奏”。学校开设了产教融合班、现代学徒制班等,构建起“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同频、双精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校企合作持续为学生成长赋能。
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九龙坡职教中心已经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学子们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大放异彩,仅去年就获得12项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学生吴宇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铜牌,入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德育融入教学
厚植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
一个多月以前,九龙坡职教中心师生创编的朗诵节目《时代·心声》在全区展演,节目致敬了五四运动中的先驱,表达了青年学子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好评。随后,该节目作为九龙坡区唯一选送节目参与市级表演,再次获得肯定。
两次展演是九龙职教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缩影,也是学校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史育人功能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学校全面加强“智德”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将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融入德育过程,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匠人文化铸魂育人功能,为学生发展植入红色基因,切实引导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统筹运用教育教学资源,将德育有效融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在九龙坡职教中心早有先例。比如该校立足于课堂,结合专业知识打造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项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全方位融入学生活动;陆续开展“光盘行动”,以“校园心理剧”为亮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校园心理剧展演、“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党史百问知识竞赛等活动,促使青年学子真正成长为“德技双全、身心两健”的大国工匠,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
德美为墨、技艺作笔 描绘特色兴校好图景
当前,九龙美术半岛和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建设,为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
育特长学生,办特色学校。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承“德美育人、技艺立人”的办学理念,以“传承工匠精神、孕育工艺大师、催生大国工匠”为使命,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创新德育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以美养德
培养“德艺双修”技能菁英
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读党史原著、唱经典歌曲、讲红色故事、颂革命美文,书写毛泽东诗词、创绘党史美术作品,踏寻先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这正是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以美育人、以美养德的生动写照。
美,是一种特质,彰显在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该校形成“致用雕塑·尚美人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推行塑美愿、育美德、尚美行、展美景、结美果的“五美”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德艺双修”的技艺人才。该模式曾作为重庆市美育教育典型案例被推荐到教育部。
美,是一种精神,铭刻在每一个工美人的成长历程中。该校确立了德育为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四史”学习主题班会、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开设社团活动课、构建思政课程体系、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尤其是学校全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仅抓好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学生干部3支队伍建设,倡导每一个教职工成为德育工作者,营造起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的核心作用,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三自”机制,将德育融入职业素质培养之中去,促使学生拥有爱国自强、明理笃行等可贵品质。
以专求精
打造工美行业人才培养高地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专业特色鲜明,以工艺美术专业为龙头,开设有动漫、工艺美术、美术绘画等12个专业,其中工艺美术专业和动漫专业是市级示范专业。
从知名漫画家到全国优秀教师、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动漫教学领头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信息与数字影像专业部部长林敏完美转型,带出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动漫产业,成为“国漫崛起”的坚实力量。
在他的刻刀下,悲壮又柔美、平凡又勇敢的白衣天使形象栩栩如生,美丽娇小的护士与宽大松垮的防护服形成戏剧性对比……重庆市职教名师张俊德用雕塑作品讴歌最美逆行者,他的战“疫”精神激励了众多学子。
像这样的名师、大师,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还有很多。他们以孜孜以求的专业态度、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大爱无疆的师者情怀,行走在传技授业的道路上,推动学校专业建设、学校特色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将特色专业进一步做精做强,学校以项目为引领,依托提质培优建设项目、中国教科院和九龙坡区教委院区合作“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完善“三师共育、技艺双修”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该校正在努力建设优质学校和优质专业,力争成为面向重庆市工艺美术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助推学校向着“创建全国工美特色优质学校”目标奋进。
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搭建成才立交桥
创新“双主体、交替式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
从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的创新方略中,不难发现一个关键:改革。
该校坚持以改革为发展原动力,秉承“培育技能人才、助力智能建造”办学理念,走“做精技工教育、做强岗位培训、做专远程教育”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建筑行业人才培养新高地。
而今,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再次吹响了改革号角,勇闯“职普融通”新路,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致力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保障。
与学校共建基地
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既要纵向贯通、自成体系,也要和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协调发展。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理念借鉴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职普融通也就应运而生。
如何推动职普融通由理论走向现实?
近年来,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吸引了大批优秀生源,全日制学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与赞誉。在此良好办学基础上,学校紧扣职普融通要求,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全力打造职普融通新模式。
今年4月,该校与两江新区星辰初级中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这标志着职业教育院校与普通中学携手合作,正式探索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差异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根据协议,两校将共同商定学生劳动体验方案、共同开展劳动教育。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还将接收星辰初级中学学生到校参观、实训,实训内容包括电工、砌筑、磁砖贴面、抹灰等专业的基本操作示范、流程。
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张何谈到,“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两校合作,将引导普通中学生树立‘技能成才、劳动光荣’理念,为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我校多元化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此外,该校还与重庆红光中学、重庆铁路中学、重庆杨家坪中学、高新育才中学等10余重点中学协议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畅通初中毕业生升学渠道作出积极努力。
与企业合作开班
让技能人才更加符合时代所需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
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藩篱,校企合作是关键。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创新了“双主体、交替式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组成了两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加强了与重庆市排名前50的建筑企业的互动,合作企业达到20余家,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企业实践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近3年来,该校先后与重庆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永曼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设订单班、定向班等,校企共商教学内容,共定企业实践方案,企业师傅与教师角色互换,探索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程翠华说:“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工匠精神高度融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利于为社会、企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后备技能人才。“
未来,重庆建筑高级技工学校还将从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着手,深入推进职普融通、校企合作,拓展思路,突出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技工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黄丹 图片由各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