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 铸造“烛心”党建品牌
第021版:重庆职教 大有可为
上一版 下一版 
融合创新 铸造“烛心”党建品牌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融合创新 铸造“烛心”党建品牌

    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第一批脱贫攻坚项目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达标培训启动仪式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获二等奖

    护理专业学习场景

  几十年奋发进取、深厚积淀,成就了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这所重庆领先、全国闻名的学校的美誉度和高度。

  多位国赛和市赛评委在比赛现场向同行推介:“做中职师生技能大赛,你们到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去看看!”从10多年前在国赛舞台上首战告捷,到如今几乎包揽各级各类赛事奖项,学校从零出发,一步一步成为国赛场上的佼佼者,在国家舞台上赛出重庆市中职医药卫生人才的风采。

  但凡合作的实习单位和用人企业忍不住称赞:“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的学生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是不可多得人才!”办学几十年来学校为库区、渝东南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企业输送了大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实着重庆基层医药人才队伍。

  峥嵘岁月铸精品,职业教育新风尚。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以“烛心”党建品牌,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等多张“国字号”名片,被誉为高水平医药卫生技能人才摇篮。

  下活党建一盘棋 3个“12345”构建“大党建”新格局

  一所学校的发展与持久兴盛的“秘诀”,就在于对初心与使命的认真践行、对特色与水平的不断淬炼。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一以贯之的奋斗历程,充分印证了这一发展逻辑,尤其是2018年开展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以来,学校凭借出色的办学成绩与人才培养质量,进入事业发展的加速车道。

  近年来,学校围绕3个“12345”的工作思路,打造“烛心”党建品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筑路引路,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魂把方向,构建“12345”工作大格局。

  以“大党建”引领大格局、促进大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学校落实1个管理体制,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两学一做”和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2个长效机制,抓好党员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3支队伍,推进治理体系、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和党建文化4个建设,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党风党纪教育、校友讲坛5项教育,从整体层面为学校发展领路引航。

  强基固本筑堡垒,夯实“12345”育人基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校打造1个互联网(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带动: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群建2个建设,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格局,争创党建示范校、文明校园、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示范团校4个校园,建设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规范化、教育管理智能化、群众服务精细化、亮点特色品牌化“5化”支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立德树人勇担当,培树“12345”“烛心”先锋。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学校积极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抓好双培养双带头行动,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贡献“三亮三比”,推进职教援藏、职教援边、职教助残、职教援建4项职教帮扶,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党员名师工作团队、技能名师工作团队、名班主任工作团队、心理咨询大师工作团队5个团队,党员队伍建设显著增强,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党建引领创新路,职业教育铸辉煌。目前,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在“烛心”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全体教职工正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力求为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再作新的贡献。

  奏响三全育人最强音 多管齐下培育德医双馨人才

  在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其中,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2019级康复专业扶智班学生周德志成为重庆5名获奖学生中的一员。

  周德志在校期间有着出色的表现,他先后荣获2020年全国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重庆市中华职业教育创业大赛一等奖、重庆市“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语言类作品二等奖。

  “刚进学校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自卑。今天,我要感谢我的学校,不断塑造了我的自信心,引导我树立了正确的目标,让我能够更加积极乐观、信心十足地面对学习生活。”周德志的话语里饱含着对学校的感激深情。

  新时代,如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谋划布局、系统探索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体系、新思路、新方法。谱好人人育人协奏曲,强化时时育人磁力场,营造处处育人生态渠,培育时代新人。

  学校健全三全育人格局,成立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专项工作组,将“仁道”校园文化融入“三全育人”,编制实施《三全育人方案》,“五育并举”覆盖课程等9个育人维度,“仁道”育人模式研究市级教育规划课题持续开展。

  对于中职生来说,只有综合素质更高,才能走得更远。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一直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练技,切实加强学生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制定实施《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实施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德育、体艺和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等主题活动。依托张展党员名师工作室,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双向融入,为学生全面发展、更好成才奠定坚实基石

  为了让学生更好发展,在专业上更加精专,学校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将“1+X”老年照护等级证书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构建专业群实训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标准。是重庆市中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探索实践校企双导师培养路径。建立五级技能竞赛体系,组织开展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加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让学生修炼出过硬内功。

  励精图治育匠才,辛勤耕耘结硕果。仅最近两年,学生不仅在各项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学校还涌现出了以扎根基层的代珊、“最美中职生”胡迎秋、“感动重庆人物”牟玉婷为代表的一大批德技双馨的优秀毕业生。

  耕好人才培养责任田 融合创新铸就育人新高度

  2018年、2019年夺得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护理技能大赛4个一等奖;2019年,学校在第六届全国检验技能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团体一等奖;2020年,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和技能大赛,获市级以上奖项10项,其中全国二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2项。

  学校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屡次夺冠,不仅为重庆市争得荣誉,也有力彰显了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作为国家示范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我市规模最大、唯一设有综合附属医院的卫生类中职学校,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自2018年成为重庆市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以来,始终紧抓国家职教改革发展机遇,加强产教融合,推动教学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学校紧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求,扎实推进专业群建设。成立专业群建设团队和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群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等核心制度,设置以护理专业为核心,助产、康复技术、药剂、中医专业为支撑的“健康服务”专业群,让优势效应更加凸显。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构建了“工学结合、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施行“教学做”教学模式,构建和实施“四要素,两维度”的教学评价模式,制定了学生考核评价管理办法,设计多个评价工具,以创新求突破、出特色。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也是学校不断发展跨越的秘诀。

  学校聚焦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基础共享+专业分立+拓展互选”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开展市级骨干专业和双基地建设,建设“仁卫”药房,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和服务能力建设。有序推进中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药剂专业华夏订单班,积极参加帮扶 薄弱学校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承办市护理专业教研活动、市护理技能大赛,彰显着一所老牌名校的责任与担当。

  不仅如此,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办院优势,践行临床教师进课堂、学生见习在病房、技能实践在医院,发挥产教融合基地功能,努力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打造医院社会服务效益好、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双赢局面。

  百年交汇点,留下奋斗者闪光的足迹;开启新征程,带给开拓者无限的憧憬。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以迎接挑战的底气和实力,再攀高峰的自信与勇气,一路劈波斩浪、再创辉煌。

  打造教师精尖兵 多措并举成就德能双馨队伍

  去年,是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师生勠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年,也是教师取得非凡成绩的一年。

  教师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首次获得该项目全国一等奖。首次参加重庆市第四届“渝创渝新”创新创业大赛,以市赛第一名的成绩代表重庆市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得二等奖。获教育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教材2本,入选市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4项,排全市中职学校前列。

  赛场上他们是“强者能手”,生活中他们是党员模范“排头兵”。

  80余人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推动“党员联系群众、群众评价党员”工作制度落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结合教学、医疗特色,针对性开展送学送考、送医送药等民生服务活动。2名党员脱产参加荔枝街道金竹村驻村扶贫工作,14名党员助力15户建卡贫困户脱贫。

  教师是教育之本,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以健康服务专业群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支德能双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师创新团队。

  学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麒麟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岗位竞聘量化评分办法,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引进博士1名、硕士8名(海归1名);有正高职称11人;“双师型”专业教师占81.8%。

  规范开展教师分类分层培训,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2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开展校本、区级、市级和国家级通识及专项能力培训。依托医院企业开展教师行业实践。依托党员名师工作室、护理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提升教师思政能力和实训操作水平。

  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犇”腾不息。目前,学校形成了一支包含1名全国职教名师、2名市级学科名师、6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拔尖人才、5名区级名教师在内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成为学校高水平发展的坚实力量,正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