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 云端花海马拉松16日开跑巴南 美!2000亩玫瑰绽放“空壳村”发展乡村游贫困村变身“后花园”科技助力 小花椒成大产业扎根乡村 传播农耕文化铜梁 多!60种桑葚任选渝北 甜!300亩枇杷熟了涪陵 辣椒“漂浮育苗”长得好奉节 “三峡第一村”开园
第008版:乡村振兴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万盛 云端花海马拉松16日开跑
巴南 美!2000亩玫瑰绽放
“空壳村”发展乡村游
贫困村变身“后花园”
科技助力 小花椒成大产业
扎根乡村 传播农耕文化
铜梁 多!60种桑葚任选
渝北 甜!300亩枇杷熟了
涪陵 辣椒“漂浮育苗”长得好
奉节 “三峡第一村”开园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5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候选案例⑨
武隆区芙蓉街道堰塘村:
贫困村变身“后花园”

本报记者 栗园园

    堰塘村村民正在路边休憩。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扫二维码 进报名通道

    扫二维码 下载报名表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武隆区堰塘村旅游接待人数再创新高,2万余人次到这里休闲玩耍。

  而就在3年前,这个距武隆城区和仙女山景区仅十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的村子,却是一个贫困村,440户村民中有贫困户81户290人。

  那时的堰塘村,支柱产业缺乏、劳动力稀少、闲置土地多,村民看不到希望,也没有多少发展动力。脱贫攻坚工作该如何开展?村干部们犯了愁。

  变化始于2018年11月,堰塘至柏杨公路修通,接通武隆城区至仙女山公路复线,堰塘村到城区、景区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通。

  这让来自区文旅委的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陈渝看到了希望:“村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游又是我的老本行,我有信心带领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村干部们开始分头走访,对村里的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在原有400亩翡翠梨的基础上,又种植了李子,将经果林面积扩大到2000亩。考虑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他们又整治了150亩荒地,将其打造成荷塘。

  与此同时,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农房风貌改造、景观打造等一系列旅游配套项目也在堰塘村陆续启动。

  堰塘村的变化,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2019年上半年,一家旅游公司主动找上了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武隆城区,碧绿的乌江也能尽收眼底,正是开设滑翔伞项目的绝佳位置。项目很快便在堰塘村落地,一推出就吸引了大批游客。

  随后,为了进一步丰富游玩项目,村里又在大塘社流转80亩平地,开设了沙滩车项目,并在周边种上了梨子、油菜花;引进了七彩陶艺工坊,利用武隆丰富的陶土资源,一面进行陶艺研究,一面推广陶文化,不仅吸引了游客前来体验,还带动了10余名村民就业。

  特色项目的打造,让堰塘村的旅游迅速发展起来,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1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0万元。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增长至15万元,今年的目标是20万元。”堰塘村支部书记杨晓明介绍,根据游客反馈意见,今年村里将对沙滩车项目进行改造,降低难度,让其更适应亲子游玩。此外,还计划将村活动室周边的空地利用起来,打造亲子游乐园,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