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这本书交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接过大红的收藏证书时,心里“咯噔”一下——“我终于兑现了对《立春》的承诺!”
《立春》的作者,是著名的重庆籍女舞蹈家王静先生。虽然84岁高龄的她对我没有这样的要求,但这桩承诺却在我心中酝酿了近5年之久。
我和王静先生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她是重庆歌舞团的副团长,同时兼任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近天命之年,早已过了舞蹈演员的黄金时期,但我却有幸在渝中区八一路的解放军剧院,欣赏了由她创作并演出的独舞《白鳝仙子》。这不仅是她的代表作,也是重庆舞蹈史的一座里程碑。作为“铁粉”的我为此还写了一篇对她的小专访《我愿做一朵跳动的火苗》,发表在1991年2月3日的《现代工人报》副刊。
没想到,我们后来成了同在一个小区居住的邻居,我经常可以见到她和她的先生钱造雄老师。我们总有谈不完的话题,当然,谈得最多的还是舞蹈。“王静老师这么执着于舞蹈艺术,如果有一本她的舞蹈专著该多好啊!”我不止一次这样想过。
2016年深秋,我在小区散步时,身后传来钱造雄老师的声音,“小赖,我正要找你呢。王静写了一本集子,她要送给你。你等着,我马上回家去取。”不一会,他就把《立春》交到我手里。
《立春》是一本自传体的艺术回忆录。拿到书的当天,我就把它读完了。看完此书,我除了惊叹王静先生显赫的家世,更感叹她日常生活的低调朴素,继之而来的是无比佩服。
她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在首届莫斯科青年联欢节上捧回了国际艺术银质奖章。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她的人生历程、从艺经历和艺术思想,也见证了重庆舞蹈事业的发展,堪称重庆舞蹈史的缩影。
原来,她是红岩英烈王朴的亲妹妹。在书里,她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哥哥王朴壮烈牺牲的经过,母亲对革命事业的无私援助,以及母亲言传身教对自己的影响。
她说,那时她家里开办了莲华中学、志达中学等几所学校,并在繁华的商业区开办了南华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党开展地下工作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家里经常有中共地下党员来来往往,母亲还担任了掩护工作,母亲和哥哥的忠诚仗义,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她。她回忆,母亲得知哥哥牺牲的消息悲痛欲绝,在家病卧数日后坚强地站起来,并向党组织表示,我儿也是我师,老师给我指引的路、交办我的事,我还没有完成,我要继续……她说,母亲的坚强影响着她。而她从哥哥和母亲身上吸收得更多的是无私。新中国成立后,母亲接到由西南局主要领导亲自批准的一张巨额支票(折合黄金2000两),母亲不仅婉拒,而且告诫子女,任何时候都不能向党伸手要一分钱!
读完全书,联想到与王静先生相识相交的点点滴滴,我完全被这满门忠烈的种种义举感动:一定要让这本书回到它最应该去的地方,要把这种精神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王静先生曾经告诉我,她的家乡在渝北仙桃乡,即现在的悦来。于是,我联系了重庆悦来投资集团党委书记王菊梦女士,并送去了这本书。王菊梦看完这本书后非常感慨,她动情地说:“非常高兴著名舞蹈艺术家王静老师的《立春》回到她的故乡。王静老师是重庆的骄傲,也是我们悦来的骄傲。我是在红岩精神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就知晓王静老师的胞兄王朴烈士的英勇事迹,一直感佩王静老师的母亲、革命老人金永华妈妈的博大情怀。我们将从中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自我思想修养,同时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学好用好这份珍贵的党史教材。”
我同时联系了重庆图书馆的任竞馆长,该馆很快馆藏了这本书。非常凑巧,王静先生的女儿钱梅蕾也在重庆图书馆工作。任竞馆长激动地说:“王静老师是革命母亲金永华老人的女儿和红岩革命烈士王朴的亲妹妹,同时也是我们重庆图书馆的家属,我们深以为荣。凝聚着王静老师革命家史、人生经历、情操境界和艺术追求的《立春》被我馆收藏,是我们馆的荣幸。我们不仅要好好珍藏它,同时还要将它作为珍贵的党史文献、党员信念教育和爱岗敬业的生动教材,组织全馆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为了扩大这本书的影响,我们将在我馆的各种宣传平台重点推荐,让更多的读者知晓这本书、学习这本书。”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也收藏了这本书。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说:“王朴烈士的英勇事迹和革命母亲金永华老人的崇高境界,一直在巴渝大地广为传颂,‘英勇的儿子,伟大的母亲’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感谢王静老师把《立春》这本书赠送给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它让我们了解到王静老师从小就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在哥哥和母亲的感召之下,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艺术成就来回报哥哥和母亲对她的教育培养。这是教育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继承烈士遗志、传承革命精神的最好教材。”
他们的感言令我感动和高兴。作为《立春》这本书的读者和王静先生多年的忘年交,我完成了对自己的一份承诺、对一本书的承诺,同时也完成了对一种精神的承诺。更令我高兴的是,这份承诺,完成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