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栽下梧桐树”引得人才来点“栗”成金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一条绿道带动120平方公里乡村发展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栽下梧桐树”引得人才来
点“栗”成金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一条绿道带动120平方公里乡村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候选案例③
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
一条绿道带动120平方公里乡村发展

本报记者 赵伟平

    风景如画的西郊示范片。(受访者供图)

  “五一”小长假临近,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荷和原乡、西郊花语悠游谷等景点的工作人员都开始忙碌起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

  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该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通过在5个镇街、24个村(社区)建设60公里的绿道,“串点连线、成片扩面”,带动了120平方公里的乡村发展,实现了“建设一条绿道、发展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西效示范片围绕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基层组织、基层治理“四基”发力,布局一产的同时配套二产、培育三产,改造农村危房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整体打造城乡一体生态画廊相结合,真正实现让闭塞的乡村畅通起来,让贫瘠的乡村发展起来。

  针对示范片农民致富途径少的情况,铜梁通过深化“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农户通过土地、劳务等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走深走实“六要路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已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大户带散户要集体经济),实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入股农民户均增收2500元。

  同时,通过给待遇、给政策、给出路,回引本土人才661名,打造了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抓好村民和游客服务,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会客厅”,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完善休憩、用餐、购物等设施,让群众办事不出村、游客到村“坐得下”。

  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西郊示范片已引进培育13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35万亩,发展花卉苗木等30多个产业基地,培育了原乡小艾、铜梁龙柚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已有2.2万余名在外务工农民回乡就业创业,带动片区216户71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通过农文旅商等融合,吸引大量游客观光,片区农民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17949元增至去年的22260元。

  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如今,西郊绿道已成为富裕群众的“产业路”、美丽乡村的“景观路”、群众生活的“幸福路”。目前,区里正把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的成功经验向蒲吕、安居等4个示范片推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