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12月,大队辅导员党员潘思颖代表沙坪坝区参加重庆市第十届红领巾之声少先队说课大赛获一等奖 |
 |
青年党员讲抗疫原创故事 |
 |
走进特警队 |
 |
党员读书分享会 |
校园是育人的场所,文化是精神的力量。为充分彰显党建引领、文化育人功能,近年来,沙坪坝区教育系统着力打造富有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教育特色的“一校一品”党建格局。在此背景下,森林实验小学以“树根置本、本立道生”为办学灵魂,以内涵发展为追求,以“共建共享、共生共荣”为团队文化,积极创建“木林森”党建品牌。同时,学校相信“相信的力量”,精心培育教师,把教师的需求和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办,逐步形成“木秀于林是一种景观,秀木成林是一种壮观”的发展格局。
“木聚成林,秀木成森”,森林实验小学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以党建引领发展赋能团队提升,让“森林”师生收获生机勃勃的成长,让“森林文化”“森林教育”成为全国驰名商标,更让学校在短短几年间收获跨越式发展,交出高分答卷,迎接建党100周年。
抱团发展 相互成全 演奏“党建+教育”协奏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1月,在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党总支以“百年风华正青春 接力奋斗新征程”为主题展开的主题党日活动中,坚定铿锵的誓言在学校学术报告厅里回响。
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专题讲授《共产党宣言》,开展微党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故事讲述《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警示教育《周佛海:一份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活动的推进,让学校全体党员内心澎湃不已,目标更加坚定。
这是森林实验小学全面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学习促进党员教师自身建设,增强党建文化影响力、凝聚力、渗透力的生动实践。
对于森林实验小学而言,在创建“木林森”党建品牌的过程中,如何把无形的党建工作转化为有形的发展动能,演奏出党建和教育的协奏曲?关键在于抱团发展、相互成全。
究其缘由,在校长黄玲与校党总支书记潘强对“自由呼吸、自在生长”办学理念,以及“木林森”党建品牌的内涵解读中,我们可以窥见答案。
“木秀于林是一种景观,秀木成林是一种壮观。”“在森林这个自由呼吸、自在生长的生态系统中,唯有抱团发展、相互成全,才能发展壮大。”
在此思想引领下,森林实验小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在惠及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科学发展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打造学习型组织,深化党建内涵;赋能领袖型教师,注入党建动力;组建深耕型项目,孵化党建团队;构建“智慧化”平台,创新党建载体等实施路径,倡导每一位党员及教师抱团发展、相互成全,使党员教师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共同的持续学习的文化和氛围,在心中形成强劲的驱动力、坚定的使命感,以及持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以点带面,以个人成长带动团队发展,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全面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上台阶、提水平、见成效。
相信的力量 激活教师团队成长动能
走进森林实验小学,感受到的是丰富、博大、包容、充满生机的校园氛围。就如潘强书记所说,“人人有潜能,个个可成才,关键是要引导得法。”森林实验小学党总支相信每位党员的潜能,也相信“相信的力量”能充分激发党员的潜能。
于是,在“自由呼吸、自在生长”办学理念与“让我们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校训的思想引领下,学校努力将“相信的力量”转变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构建起“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文化氛围,造就了一支教学优质、个性十足、魅力四射的优秀教师团队。
90后是森林实验小学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为铺就青年教师的进阶之路,学校基于“行动导向”与“赋能增效”核心理念,结合党建工作,运用“赋能、激励、关怀”的方法,通过“培训、实践、发展”的途径,加大分层研训力度,在研训中为党员教师赋能,激发党员教师内驱力,激励党员教师个人成长,鼓舞团队共同发展。
系列举措赋能教师成长,涌现出了大批赋能型青年党员教师代表。
如教龄不足五年的潘思颖,在学校领导耐心的鼓励引导和充分信任下,从当初那个因参与区级赛课而在团队磨课中暴露诸多问题,被挫败感折磨得几近崩溃的教学新人,如今已迅速成长为在教学上能独当一面,凭借巧妙的课堂设计、精准的课堂教学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收获国家级示范课比赛一等奖等教学能手。不但成为学校的招牌主持人,还发起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并承担起学校德育主任兼大队辅导员的重任,被评为“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
如参加工作以来勤奋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的刘兴雯,也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发现潜质、呵护个性、尊重差异、激扬生命”的森林教育,多次在国家级、市区级教育教学赛事中收获一等奖;更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在国培计划中,多次代表学校赴贵州、四川、云阳、忠县、奉节、酉阳、璧山等地送教,获一致好评。
“相信的力量”激发出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上的活力,同时也让他们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这样的经历在森林实验小学不胜枚举。
作为学校“十佳班主任”,李娜是“育人型”教师的典型代表。这位曾经的军嫂,现在的警嫂,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森林实验小学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她积极筹备并组织成立了“森语扬帆”文学社团,主编了“森林时光”校报,并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和李老师一起仰望星空”专栏,以帮助孩子们在文学的浩海中驰骋遨游。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她主动提出将她近年来与孩子们一起创作的作品收集成册,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充分体现出她和孩子们的拳拳爱党之情和爱国之心。
正是这种“我相信”“我愿意”“在一起”的团队文化,催生了森林教师的主动成长,也让我们听到了森林花开的美妙声音。
木聚成林 秀木成森 凝聚教育高质量发展合力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以党建为引领,让森林实验小学在教学质量、师资建设、辐射引领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明显增强。这些成果,均离不开党建引领下诸多党员好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深耕型教师,丰富教研内涵,助力学校发展。不知疲倦、勇为人先的杨庆老师是其中之一。参加工作以来,她分别主持、主研、参研市区级课题10余项,涵盖语文学科、融合教育以及学校文化等多个主题;撰写语文教学、融合教育相关论文分获国家、市区级一、二等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录制语文微课、阅读导读课入选中国网络教育资源库,录制智慧课、白板课获得国家、市级信息化大赛奖项……对待工作,杨老师总是火一般的热情忘我,被老师们称为“森林教育的耕耘者”。
模范型教师,示范引领带动,促进共同成长。热忱善良、无私奉献的丁利群老师是其中代表。坚守讲台三十余载,丁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心与耐心呵护、浇灌着每一位学生,无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虽然临近退休年龄,丁老师也从未放弃学习。在沙坪坝区目前正推行的大单元教学改革中,她主动学习、转换观念、迎接挑战,所执教的数学课在集团赛课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得到区教研员的高度认可。丁老师身上所散发出的积极生长的能量,正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更多的森林教师积极学习创造,向上生长。
服务型教师,服务学校建设,带动区域发展。孜孜以求、乐于助人的毛贵老师是其中典范。作为学校健康服务中心负责人,他运用沙盘技术和其它心理辅导技术帮助青少年儿童以及成人解决困惑,帮助自己和他人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被师生们评选为“最美森林人”。去年疫情期间,沙坪坝区未成年人健康服务中心发出志愿者招募信息,毛贵第一个报名并踊跃参与,通过电话值守和网络辅导,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免费的线上心理辅导服务,有效缓解大家的紧张、焦虑情绪。毛老师说,“疫情当前,这是身为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通过对“木林森”党建品牌的全方位打造,“独木不成林,有林才有森”的党建文化已成为森林实验小学全校师生的人生追求目标。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也让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绿色学校,沙坪坝区教师成长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区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师生参与教育教学、艺体、科技等国家级、市区级竞赛,累计获奖630项。
校长黄玲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将品牌与学校工作深度融合。深挖品牌建设,通过“学习+教育”,培育一个品牌体系,形成“木林森”党建文化;通过“网络+创新”,搭建一个智慧平台,形成“横向到支部、纵向到党员”的集管理、学习、教育、交流、服务于一体的党建工作平台;通过“榜样+引领”,打造一支先锋队伍,孵化党建团队;通过“典型+力量”,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赋能领袖型教师,带动团队整体向好、向上发展,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高品质”发展,迎接建党100周年,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
周珣 谢静 图片由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