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版)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军备竞赛”……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不靠坐而论道要靠起而行之。
三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宣布中国将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其后,中国开放进程大大快于预期,外资金融机构掀起布局中国市场热潮,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大大缩减。
中国积极向国际社会分享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还积极倡导疫苗国际合作,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几天前,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出:继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后,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
“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经济抵御崩溃的堡垒。”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前主管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
中国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发展机遇。习近平主席坚定宣示:中国将积极参与贸易和投资领域多边合作,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欢迎各方分享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中国是在开放中发展起来的,这次又在博鳌亚洲论坛这样的国际场合,再次释放了扩大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明确信号,对中国和世界而言是双赢。”迟福林说。
在迟福林看来,这次对开放的宣示是非常具体的,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说明中国是坚定的行动派。
共克时艰亟待团结协作,开创未来呼唤共同行动。只要齐心协力、把准航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必将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刘铮、伍岳、许可、胡璐、张惠慧、赵叶苹、周慧敏、申铖、吴茂辉、王存福)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