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记得刚到红旗寨村时,每天天不亮,孙培栋就能听到宿舍楼下孩子们赶早上学的声音——那时,孩子们每天步行到乡里上学,远的要走六七公里。如今,三建乡村村有了畅通路,还开通了农村客运,孩子们搭乘客车就能到学校,再也不用摸黑早起。
三年多来,红旗寨村的路、水、电、住房安全都有了极大改善。村里曾经的贫困户董大生因不愿和女儿同住、顾忌政策不落实等原因,拒绝搬出自家危房。孙培栋那一年往董大生家跑了二三十趟,一遍遍地劝老人,最终说动老人同意异地扶贫搬迁,随后又快速落实政策,打消老人顾虑。
如今的孙培栋,说得一口流利的三建乡土话,乡亲们“信实”他,大事小事都愿说给他听。
带头种辣椒打消村民疑虑
驻村之初,巫溪县红池坝镇渔沙村第一书记刘吉振曾为村上选择适合发展的主导产业犯难。
渔沙村山高坡陡,不适合发展大规模农业。作为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的刘吉振,与驻村工作队一道,通过四个月的科学考察论证,制定了“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产业发展思路,决定选择辣椒作为渔沙村的主导产业,并确定“艳椒425”和“艳椒465”等辣椒品种作为种植对象。
这两个品种的辣椒是市农业科学院钻研10余年培育出的辣椒品种,具有耐贫瘠、抗病性强、耐热性高等特点。但由于在渔沙村还没有种植辣椒的先例,不少村民对于辣椒种植持观望态度。
为了让村民相信,刘吉振带头开展辣椒种植示范推广,并发展了多名产业带头人。在刘吉振的帮助指导下,带头人之一的李九员种植了10余亩辣椒,去年收入3万多元。看到成功经验,村民们打消疑虑,纷纷参与辣椒种植。
目前,渔沙村辣椒种植产业规模近500亩,建成了红池坝镇辣椒集中育苗基地和辣椒加工厂,带动200余人增收,其中70人是脱贫户。
从不熟悉农村到有了深厚感情
与来自市农科院的第一书记刘吉振不同的是,来自检察系统的大足区宝顶镇铁马村第一书记马庆海在驻村前对农村情况并不熟悉。
为了当好第一书记,马庆海专门看了一遍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他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好书记。但是刚到任的马庆海并未获得群众的信任,甚至还有人嘲讽他说:“马书记不会是马大哈吧。”
早在2015年,村上曾发动群众种植大片李子,可却不怎么挂果。为此,马庆海请来农业专家共同研究。有了科学的管护,李子树终于挂上了果。
随后,马庆海又联系电商团队销售李子。最终,去年全村销售“铁马脆李”10万余斤,实现收入20余万元。
两年多来,铁马村形成了产业种植优质李子600亩、花椒1200亩,养殖了生猪、黑山羊3200余头,发展种植大户1户、养殖大户4户,还走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产业路子。
“铁马旧貌换了新颜,相信未来的‘铁马’还会腾飞起来。”如今的马庆海不仅对农村十分熟悉,还对农村有了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