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奋进中的荣昌高新区 |
 |
荣昌区2021年1季度产业链招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现场 |
 |
华兴玻璃生产线 |
 |
行政服务中心 摄/龙帆 |
 |
重庆华兴玻璃有限公司CQ1号炉成功点火 |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2021年4月10日10点48分,重庆华兴玻璃有限公司CQ1号炉成功点火,从此填补了川渝两地没有高端玻璃包装瓶生产企业的空白。
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荣昌凭借着为每一位投资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精神,硬是将这个招引难度极大的项目引进荣昌,并推动顺利落地投产。
不惧挑战 敢于招引大企业
华兴玻璃在荣昌的项目为年产60万吨绿色智能轻量化日用玻璃生产项目,由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用地450亩,总投资18亿元,达产后年产值20亿元。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近8亿元投资、13.7万平方米厂房,建成综合车间、原配料车间、办公楼、宿舍和第一期第一个窑炉。该项目共计划建设4个窑炉,此次点火的第一个窑炉占地面积175平方米,规模位居亚洲第一。
第一个窑炉点火投产后,预计年产3000万个玻璃包装瓶,年产值5亿元左右。
华兴玻璃项目的招引难度之所以大,一是因为企业来头大。广东华兴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日用玻璃生产企业,在行业内享有“亚洲玻璃大王”美誉。公司主要为食品、医药、化妆等行业生产玻璃包装瓶,是可口可乐、李锦记、海天调味、老干妈等众多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其2018年的玻璃年产量达600万吨,品种达4000多个,年产值超过70亿元,占到了国内15%的市场份额。
二是因为要求高。玻璃生产企业对天然气、电力、物流等保障的要求极高,若华兴玻璃荣昌项目的4个窑炉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大概需要1亿立方米天然气、1亿度电,相当于荣昌城区居民供电供气的总和,平均每天运进原料、运出产品的货车大概120辆。
正因如此,华兴玻璃在投资布局上十分谨慎。早在6年前,华兴玻璃就开始在川渝地区谋划建设生产基地,先后考察了10多个地市区,但由于各种原因而迟迟没能落子。
2018年9月,荣昌高新区招商人员在拜访广东省佛山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时,获得了华兴玻璃正在川渝地区找地方投资的信息,立即设法与华兴玻璃负责人取得联系。同年10月19日,时任荣昌区委负责人按照双方约定,带队到佛山市华兴玻璃公司总部拜访了公司董事长李深华。
不惜骨折 用执着精神赢得企业共鸣
“这次拜访给李深华董事长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重庆华兴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金介绍,李深华见到这位区委负责人大吃一惊:他是拄着一双拐杖下车的,脚上还打着石膏。
原来,在来企业考察前,该领导下乡时不慎摔了一跤,致使右脚脚踝骨折,他不愿因骨折原因耽误双方约定,按期远赴广东佛山面见李深华。
李深华见他行走不便,提出取消去工厂参观的计划,直接到办公室座谈,但这位负责人坚持原定考察行程,还爬上楼梯观看窑炉生产工艺。
“这种执着的精神让李董事长非常感动!”李大金说,30多年前,华兴玻璃是佛山罗村的一个小作坊,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30多年来,公司正是靠着执着的精神,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将产品越做越精、市场越做越大,才终于成为亚洲第一。
一个月后,李深华带队到荣昌考察,考察结果让他非常满意:荣昌位于成渝重要节点位置,交通优势明显,配套设施完善,可同时服务成渝两地市场。荣昌干部的这种执着精神,让他感到格外踏实。2018年12月25日,华兴玻璃与荣昌区正式签订了投资协议。
2019年春节过后,李大金作为重庆华兴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正式带队入驻荣昌,负责华兴玻璃荣昌生产基地的各项筹备工作。
纾困解难 促成项目顺利落地
“从签约到拿地、建厂、点火,我已在荣昌工作两年多时间,对荣昌干部感触最深的就是,荣昌干部为每一位投资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精神干事。”李大金说,如果不是在荣昌,这个项目不可能如此顺利建成。
华兴玻璃荣昌工厂项目刚一启动前期工作,就遇到了环评难题:这个项目一个窑炉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00吨,而荣昌高新区剩下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全部拿给这个工厂都不够,环评过不了。
面对这一难题,荣昌高新区对园区所有企业的实际排放量进行了清理,结果发现,给许多企业发放的排放指标实际并没有用足,园区将这些指标清理后拿给了华兴玻璃荣昌工厂。与此同时,华兴玻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科技攻关,优化原材料配方,替换了原来的元明粉材料,将每个窑炉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降至100吨,并在华兴玻璃河南工厂成功试用,由此解决了环评难题,促成项目顺利落地。
2019年10月18日,华兴玻璃荣昌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荣昌成立由区政协主席担任负责人,荣昌高新区、区供电公司、燃气公司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专门服务该项目。在荣昌各方有力推动下,仅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50亩土地的征迁、平整、招拍挂工作。其用地区域内有一条输电线路,影响该厂建设布局,荣昌区协调国网重庆电力公司,仅用一个半月就完成了这条输电线路的改迁工作。
2020年3月,华兴玻璃荣昌工厂正式进入厂房建设阶段。
干得比说得好 真正把对企业的承诺放在心上
一直以来,李大金最担心的就是天然气和电力保障问题,因为窑炉一旦投入生产,是绝不能停气停电,一旦停电停气,窑炉里的玻璃溶液就会冷却结垢,致使窑炉报废。每报废一个窑炉,就是6000万元的损失。另外,更换新的窑炉,还得停产五六个月时间。
在当初签署投资协议时,虽然明确了由荣昌方面负责天然气和电力保障,但李大金还是很难放下心来。
“政府是真的干的比说的好,真正把对企业的承诺放在心上!”李大金说,他还没有主动去找区领导和园区,区电力公司和燃气公司就主动找上门来,为工厂接通了两条电力专线和一条天然气专线。这两条电力专线分别从梧桐变电站、红岩坪变电站,电压110千伏,总长7公里,实行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天然气专线则从中石油西部燃气公司接入。3条专线的建设费用也全部由荣昌方面承担。
不仅如此,在工厂进行电路和燃气管道布设施工时,区供电公司和燃气公司的技术人员天天就驻守在工厂,免费予以技术指导。
“从注册重庆公司到项目立项、环评、土地招拍挂、地勘、设计、办理施工许可证等等,我们累计办理了30多种证件,至今还没有去找过高新区以外的领导一次!”李大金说,高新区为这个项目专门配备了一名项目经理,公司所需的所有手续,均由项目经理协助办理,他们足不出园区,就完成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全过程。
他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很少与政府打交道的外地人,没有高新区干部极其细致的跟踪服务,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李大金没去找区领导和区级相关部门的领导,但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的领导却很多。其中,区人社局局长就多次到工厂上门服务,积极帮忙解决招工问题,不仅协调市政局给企业提供水口寺、世纪联华广场等繁华地段用于摆摊招聘,还给镇街打电话,帮助企业直接进村招聘员工。截至目前,华兴玻璃荣昌工厂已录取员工370多人。
创造佳绩 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
“华兴玻璃的成功点火,填补了川渝两地缺乏高端玻璃包装瓶的空白。”荣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日用玻璃制品具有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对内容物无污染、可高温加热、可再利用、环保,被视为最理想的包装材料,华兴玻璃荣昌基地建成后,将为成渝两地就近提供食品、啤酒、化妆品等包装,可大幅提高包装质量,降低成本。
华兴玻璃在荣昌落地,也将吸引大量客户在荣昌进行产业布局,特别是将有利于推动荣昌食品、医药两大主导产业的集聚发展。该负责人透露,从与华兴玻璃签约至今,高新区已与国内多家知名食品、医药企业达成投资意向,荣昌的食品产业链已初步构建。
近年来,荣昌正是凭借着为每一位投资者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营商环境和干事创业精神,促成了瑜瀚电子、惠达卫浴、尚上服饰、紫燕食品、琪金食品、中伟体育等大批优质企业在荣昌落户投产。
2020年,荣昌的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投的比重达到57%,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率达到82.7%,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区县第一。上个月,荣昌区还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全国10个2020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之一。
赵童 张亚飞 王琳琳 图片除署名外由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