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师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20人荣登3—4月“重庆好人”榜这条热线已挽救200余人生命璧山半马开跑黔江文明实践:三大品牌活动为生活添彩
第005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1世纪教师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
20人荣登3—4月“重庆好人”榜
这条热线已挽救200余人生命
璧山半马开跑
黔江文明实践:三大品牌活动为生活添彩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4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册志愿者超400人,接线量居重庆心理热线第一
这条热线已挽救200余人生命

本报记者 崔曜

  近日,由退役军人事务部推荐的“重庆希望24心理热线和生命教育志愿服务项目”(简称重庆希望24热线)获评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重庆希望24热线负责人、大渡口区希望心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么周力是转业军人。很多人很好奇,一个转业军人为何要“跨界”去做心理咨询工作?

  “青少年自杀率有上升趋势,看到新闻里年轻的生命逝去,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4月9日,大渡口区举办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表彰会议,么周力在现场为市第三十七中学百余名师生以及退役军人工作者作报告时这样表示。

  么周力表示,情绪往往是压倒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职责就是做好心灵的“摆渡者”,让更多人放下心理包袱。

  重庆希望24热线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热爱生命、舒缓压力。“我有时在想,除了工作,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也可能是去拯救另一个人。”么周力说。

  去年,么周力与同事们在重庆希望24热线基础上增设了“抗疫专线”,为市民提供特别心理疏导服务。因为打热线的人确实太多了,么周力后来招募了130余名心理咨询师,组建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吉林等城市便民微信公众号公布24小时热线电话、设置服务链接,提供咨询服务时长470余小时,受益群众2.1万人。

  自2017年4月以来,么周力与同事们接听热线咨询电话3万余起,及时处理各类心理应急危机3000余起,成功挽救200余人的生命。目前,重庆希望24热线的注册志愿者超过400人,电话接线量名列重庆心理热线接线量第一位。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