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常年与毒蛇猛兽为伍,丛林鸟语为伴,无论是高山峡谷,还是逶迤雪山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是生态护林员。中央宣传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最美生态护林员”先进事迹,展现了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用责任担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故事。
山间“彩虹”为谁来
朝阳初升,独龙江峡谷千峰竞秀。树影婆娑间,一道“彩虹”格外显眼——生态护林员李玉花和同伴一早就钻进了高黎贡山的茫茫林海中。
她所在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按时巡山、走访宣传、森林防火……担任护林员5年来,她在工作岗位上认真细致地守护着这座“宝库”。“现在砍树、盗猎现象基本看不见了,上山遇到羚牛、戴帽叶猴这些保护动物的次数倒是多了。”李玉花满脸自豪。
陈力之的“宝库”是1万多亩公益林区。他是贵州省湄潭县鱼泉街道办事处土塘村的生态护林员。进山见到焚烧秸秆的村民,他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护林政策。
“看好这片山,等于守护着一个绿色银行。”陈力之说,今后的目标就是把林子看好,把林下经济搞好,做强产业,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就业。
近日,河南省新县泗店乡接连降雨,生态护林员孙绍兵每天依旧早出晚归。面对妻子的埋怨,他说:“越是天气恶劣,越是犯罪分子盗伐林木、偷拉私运和乱捕滥猎猖獗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巡护,决不能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做脱贫攻坚的先行者和带头人
“十三五”时期,全国林草部门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110.2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新增林草资源管护面积近9亿亩,有效保护了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林草资源,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
成为生态护林员前,重庆市城口县明中乡云燕村黄永健一家5口靠种洋芋、中药材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村里看我家比较困难,又经常出入山林种药材,就鼓励我去当生态护林员。”黄永健说,“当上护林员后,扛起了责任也多了份稳定收入,一家人终于摆脱贫困。”
核桃是明中乡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种植近2万亩。巡山护林外,他还主动学习了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村民对退耕还林的核桃树进行病虫害监测防治、修枝整形等。如今,村里人都夸他不仅是护林员、技术员,还是致富带头人。
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八里坡村生态护林员陶久林每月平均巡山23天以上,他的责任区没有发生过任何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林区资源也越来越好。
江西省遂川县五斗江乡庄坑口村生态护林员蓝先华也找到了增收途径——他组建起一个以贫困户为主的团队,接下2000多亩林地的造林抚育工作。
蓝先华说:“前两年乡政府给我们发了黄桃苗,家里的6亩荒山种了黄桃,去年巡山、造林、卖桃的钱加在一起,一共收入五六万元嘞!”
防微杜渐,容不得半点松懈
担任生态护林员以来,无论是辖区内的零星火点,还是周边辖区的应急调度,只要有火情,汪咏生总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救灾。
“护林员关键要把‘防’放在第一位,防好了,森林就安全了。”这是安徽省岳西县古坊乡上坊村生态护林员汪咏生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生态护林员王明海巡山途中,发现山上有车轮轧过的痕迹,顺着痕迹一路追到破坏植被的人,立刻制止,并及时上报了林业主管部门。
家住吉林省汪清县汪清镇沙北村的王明海,管护着660亩集体林。3年多来,王明海处置了20多起火灾隐患、制止挖沙破坏植被行为6次、制止多起盗伐林木和非法开垦等行为,责任区内未发生过一起破坏森林案件。
(据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