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众议院10日投票通过最终版的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将提交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成法。去年3月以来,美国已累计出台约6万亿美元财政纾困措施,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救助规模。
分析人士认为,经济救助计划落地有望加快美国经济复苏,但带来的通胀、债务和金融稳定风险也不容忽视。
经济救助计划中,支出最大项是为大部分美国家庭派发的约4000亿美元直接纾困金,其次是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约3500亿美元援助。此外,救助计划还提供约1700亿美元资金用于学校复课、约1090亿美元用于应对疫情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通过延长额外失业救济金领取时间、给予税收抵扣和医保补助等方式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救助计划有助于缓解疫情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冲击,拉动个人消费并助推经济复苏。报告称,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增长6.5%,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3.2%。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日前重申,美国经济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防控结果。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局2月发布的预测,未来三年美国产出缺口约为7600亿美元。经济学家担心,新一轮经济救助计划规模远超弥补产出缺口所需,可能会造成美国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上升。
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认为,大规模刺激政策可能引发“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他预计,美联储可能被迫从2022年开始加息,为经济“降温”并抑制通胀,早于外界先前预期的2023年。
美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财年美财政赤字已达创纪录的3.13万亿美元,公共债务达到21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02%。上次美国公共债务超过经济总量,是在二战结束时。
在此背景下,白宫加码财政刺激势必推高公共债务水平。据非营利组织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测算,到2031年,美国公共债务将达37.4万亿美元,占GDP的114%。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经济学家蒂法妮·怀尔丁认为,经济救助计划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比通胀风险对金融市场影响更大。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