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混凝土大王”四方新材登陆A股图片新闻新班子成员年龄、学历实现“一升一降”构建“1234”职业培训模式 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添彩
第013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混凝土大王”四方新材登陆A股
图片新闻
新班子成员年龄、学历实现“一升一降”
构建“1234”职业培训模式 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添彩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构建“1234”职业培训模式 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添彩

    学校技能培训现场

  截至目前,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累计培训10万余人,实现就业与创业3万余人,受众面达50余万人口;结盟学校合作企业达到582家,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取得这些显著成绩的背后,是开州区职教人多年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能,积极开创职教改革发展新局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紧密对接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开拓学习交流、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的渠道,构建一个宗旨、双元主体、三级平台、四维举措的“1234”职业培训新模式,加强社会影响力与辐射力,强力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让每位学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校企双元主体

  增强职业培训的力量

  理念先行,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在职业培训中迈开了第一步。学校树立了职业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推动培训项目设置与全区的产业结构接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评价均以培养能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导向。

  “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不仅增强了职业培训的力量,还改变了职业院校‘单兵作战’的困境,实现了学校及多家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校长王蜀明说。

  为此,学校出台《关于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施细则》《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文件,发挥校企双元主体作用,对合作企业给予“场地+设备+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与三星、吉利等企业合作建立8个校企合作联合体,形成了学校主导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与此同时,在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职业培训教材和课程的过程中,由企业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其中,不断优化资源。迄今已设置了特色培训项目15个,编写了培训教材16本,开发了网络培训课程15门。

  搭建高端平台

  厚植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土壤

  走进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的市级优秀众创空间——“蚁众工坊”,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区、创业咖啡区、小微电商孵化区等区域让人眼前一亮。多元化、智能化、特色化等特点,让“蚁众工坊”众创空间成为帮助了众多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

  这是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搭建平台,为培养人才助力的一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搭建市级、区级、校级三级培训平台,开辟创新人才成长的多样化途径,释放了“1+1+1>3”显著效应。

  据了解,在搭建“市级平台”上,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斥资200余万元,打造“蚁众工坊”众创空间,还与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领衔的重庆依塔大数据智能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物联体感大数据联合教研中心”。

  “区级平台”则是学校与开州区移民局合作建成功能齐备的移民培训产业园,开展移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扶贫“雨露”培训等培训服务,以及24项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区内100余家企业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

  此外,学校还在校内建立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培训站、吉利汽车培训点等16个培训站点,每年承接各类定制化培训服务20项以上。

  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多领域、开放性、多层级的培训平台建设,创造了良好培训环境,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发展空间。

  创新培训举措

  提升社会培训的格局与质量

  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技能硬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而创新培训举措,提升社会培训的质量,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事实上,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适时调整、创新原有培训模式,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创造性地实施了“引进+走出、常态+定制、线下+线上、认证+追踪”四维举措。

  据悉,“引进+走出”是邀请专家教授“走进来”,开展理论培训。围绕田间实践和外出学习,建立“田间课堂”“流动课堂”。提升学员的理论素养,增强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常态+定制”是按照“提出需求→分析目标(技术、知识和素质)→制定计划→模块培训”的路径,为各行各业提供“量身定制”式培训。

  “线下+线上”是学校提供场地、师资、设备,开展38个工种、承接1700人规模的线下培训,依托智慧校园平台,聚拢培训资源,实现共建共享。“认证+追踪”是培训学员顺利结业认证过后,还要进行全程化的培训服务追踪,对他们进行持续的帮助与扶持,让他们好就业、就好业。

  四维举措的落地,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开启了社会培训的新格局,助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成为美好现实。

  文秀月 许珊 张骞月 图片由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