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明显提升为拯救生命时刻准备着的“女战士”青山绿水间 快乐桨板赛江北区优秀妇女代表分享巾帼故事“十三五”时期重庆公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
第011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明显提升
为拯救生命时刻准备着的“女战士”
青山绿水间 快乐桨板赛
江北区优秀妇女代表分享巾帼故事
“十三五”时期重庆公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明显提升
从二○一五年的全国第二十二位跃升到去年的第十二位

  本报讯 (记者 张亦筑)3月8日,2020年重庆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20%,比2015年的4.74%提高了5.46个百分点,从2015年的全国第22位跃升到第12位,在西部地区由第2位跃升到第1位,增幅升位居全国前茅。

  主城都市区超过全国总体水平

  公民科学素质由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3部分构成,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据介绍,本次调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实施,在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范围覆盖全市38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18至69岁年龄段公民,设计样本23370份,回收有效样本23650份,采用网络线上调查和实地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15年的1.46%缩小到0.36%,已整体超过创新型城市10%的基本标准。主城都市区达到11.6%,超过全国总体水平。

  电视、互联网是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

  据介绍,我市不同群体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快速提升的同时,还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从城乡分类来看,我市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12.63%、6.52%;从性别分类来看,我市男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高于女性,分别为11.74%、8.75%。城乡差距、性别差距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从年龄分类来看,我市中青年群体科学素质水平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依次递减状态。

  调查结果还表明,电视、互联网是市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市民对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科普场所满意度较高,市民科普参与度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此外,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公民对卫生健康领域关注度高,并形成了较好的常态化防疫知识基础和应对能力。

  将缩小公民科学素质地区差异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公民科学素质的地区差异还十分明显,主城都市区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已经达到11.6%,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等仅在7%或8%左右,城乡地区差距明显。同时,女性以及农民、低文化程度和老年人等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相对较低。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科协将科学编制《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2035年)》,精准划分人群并因人施策,以打造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契机,依托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构建全域科普工作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实现重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