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枝头俏 果农数钱笑
第017版:视觉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柑橘枝头俏 果农数钱笑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3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柑橘枝头俏 果农数钱笑
渝北区青龙村以“三变”为抓手激活土地资源 昔日闲置地变“金土地”,“空壳村”变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万难

    三月三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村民们正在采收成熟的沃柑,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2月9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村党总支书记黄志(右三)正在为果树生产队的村民们讲解柑橘挂果后的管护知识。

    2月4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村民正在步道两旁栽种行道树。

    二月九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太和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2月4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李光鑫老两口正在准备午餐。最近,李光鑫一家从破旧的老屋搬进了亮堂整洁的小洋楼。

    3月3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驻村第一书记尹江君(左)与村干部一起为村里的柑橘直播带货。

    二月九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大会现场,村民们喜笑颜开。本版图片由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初春时节,硕果飘香。在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首次挂果的近千亩晚熟柑橘陆续开始采摘,漫山遍野黄澄澄的果实经过春雨的洗礼,更是惹人爱怜。

  青龙村面积2.42平方公里,现有517户1265人。3年前,村里散落着大片闲置地。近年来,青龙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激活土地资源,如今这里已变成一个现代化水果产业基地,昔日的闲置地成为村民眼中的“金土地”。

  据了解,青龙村按照“党建引领、整体设计、改革推动”的思路,坚持“提升基层组织力、激活要素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同步发力,完成了太和场和蒋家湾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建成全市首个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丘陵山区现代化水果产业基地。整村土地宜机化整治后,目前以种植大雅、沃柑、8号血橙等特色中晚熟柑橘为主,面积1800亩。柑橘进入丰产期后,预计年产量6600吨,总产值40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预计实现收入35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行间套种大豆、荞麦、土豆等特色经济作物1100余亩。

  该村还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合作社采取“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以资金入股30万元,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及资金入股517户、1285股。合作社购置农机百余台,成立农机专业服务队,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

  如今的青龙村在村党总支带领下,从曾经的“空壳村”蝶变为美丽乡村。村民们表示,要把果园管护好、把游客引进来、把乡村旅游搞起来、把产业丰富起来,走上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