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育仁学子认真观看网络开学典礼 |
 |
元旦文艺晚会 |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是老牌名校育仁中学孜孜以求的办学追求。恰如校长许开忠所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学校深耕仁爱教育,着力培养具备良好仁爱品质的家国栋梁。”
近年来,学校在“育仁育心,日新月异”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与时俱进,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备仁厚慈爱的品格和创新超越的意识与能力的学生,取得了累累办学硕果。学生在科技竞赛、征文等各类活动中获国家级、市级、区级奖项达160余人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创新型学校、重庆市绿色学校等殊荣。
课程滋养
爱己助人品德好
运动场上,学生们迎着风奔跑跳跃,汗水浸润着一张张青春的脸庞;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自由地探究、交流、思考;功能室里,学生们专注地进行学科实验……在育仁中学的校园漫步,随处可以感受到学生的独立、自信和活力。
“生命的本质在于其情感、态度、思维、思想等高级精神活动。所谓生命成长,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学校校长许开忠强调。
课程是育人的基本途径。育仁中学以课程为引领,着力实施热爱生命、自律修养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品格。
学校挖掘科学、品德与生活、体育等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热爱生命教育,钻研语文、音乐、美术等热爱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育仁中学不仅做好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更利用专题教育形式,开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同时,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将相关内容整合形成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研究中成长、收获。
课程助力,让品德修养根植于内心,成为生命成长的本源动力,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育人
大爱于胸志气高
在育仁中学看来,教育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
随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出台,做好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育仁中学的实践活动,颇有启发性。
据了解,育仁中学是由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创办,又培养出将军,这在重庆乃至全国的中学中可谓屈指可数。基于此,育仁中学立足自身特有的将军文化,宣讲将军的爱国主义情操、刻苦学习的良好品质,抓住重要节点,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系列活动串起了孩子的成长之路。“五四”青年节举行入团宣誓仪式和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感悟青年的时代责任。烈士纪念日组织部分团员与家长到歌乐山红岩纪念馆参观,瞻仰缅怀重庆革命志士。国庆节组织“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阳光伴我成长”“小面大爱”等系列庆祝活动,体悟祖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此外,学校每年精心筹办“月光诗会”,将爱国之情、青春之志通过诗歌传递给每一位师生。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借助校内校外活动,大力实施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的品格,包括诚信友善、履职尽责、遵纪守法等素养的涵育。
每期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组织学生到毗邻学校的和合家园社区,为居民、孤寡老人等做好事,走上街头、红路灯路口指挥行人交通等志愿服务,切实培育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开展以“心中有他人”主题实践活动和“寻找身边的道德细节”活动,向身边榜样学习,从细节处践行公民意识。
讲实效、重过程,育仁中学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路径,让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得到激发和升华。
家校共育
家庭美德代代传
教育不仅在于课堂之上,也在于家庭、社会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影响。
“家长作为首席施教者,有着明确的职责与功能。他们不仅是照料孩子吃喝拉撒睡的父母,更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老师。”育仁中学相关负责人强调,要在家庭层面着力实施家庭美德教育,培养热爱亲人的品格。
然而,怎样才算合格的家长?如何加强育人效果?对于家长关心、困惑的问题,育仁中学给出了科学而有力的指引。
学校不断完善家校共育机制,成立学校家委会,举办家风教育分享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食堂,感受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展班主任、科任教师适时“家访”,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架起家校连心桥,形成育人合力。组织“亲情”征文活动中,很多平时不善言谈的孩子借用纸笔,给父母写一封饱含真情的书信,表达对父母的深厚之爱,亲子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
为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学校以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作为榜样,于2015年3月起开展了家长志愿者到校参与的“社会人讲堂”讲课活动,共聘任了132名家长志愿者作为学校社会大讲堂的特聘教师。这些志愿者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生们叙说关怀、宽容、同情、感恩等,与学生实现心灵共振、情感共鸣。
家校社携手,成为促进学生成长、培养热爱亲人的重要力量,让具有仁爱品质的孩子成长成才,飞向更高远的天空。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育仁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