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家湾街道“红色管家”为居民解答垃圾分类疑惑 |
当前,一场“发现九龙坡区生活垃圾分类之美”的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据了解,该活动几乎覆盖了九龙坡区各镇街、学校、医院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甚至每一个人,其目的是让全社会和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垃圾分类“新时尚”推向深入,共享美好生活。
这场活动只是九龙坡区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我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九龙坡区牢牢把握住“打基础、上台阶、见实效”三个阶段,并在最近连续5个季度的考评中均位列全市前茅。
打基础
建立全流程闭环体系
“垃圾分类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九龙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模式,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九龙坡区通过积极探索,一方面率先与市环卫集团合作,充分利用市环卫集团的环卫作业技术优势,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区情,充分发挥街镇主体责任,打造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流程分类闭环体系,实现了垃圾的前端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的无缝衔接。
为确保该体系正常有效运转,九龙坡区率先组建了分类指导员、巡检员、执法员、监督员“四员”队伍,并以基础台账、工作台账、问题台账为基础,形成“四员机制+三本台账”的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统一分类标准,细化分类流程,严格分类要求,从队伍建设和流程规范上夯实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
据了解,九龙坡区还建立区级绩效榜、街镇考核榜、社区评议榜、楼道时尚榜“四榜”公示制度,充分调动区级各部门、街镇以及居民的分类积极性;建立对全区各相关单位普发性通报及对街镇党政主要领导靶向通报的“双通报”工作机制,及时将每季度检查情况点对点通报给相关单位,做到“靶向治疗”;不断深化“老杨群工+五长制+网格化”城市综合管理体系,从体制机制上筑牢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
此外,还加大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投入,已增配基础分类垃圾桶8000余套、易腐垃圾积分设备2000余套。
上台阶
党建引领成为有力抓手
事实上,垃圾分类刚在九龙坡区开始推行时,因辖区老旧小区多,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比较守旧,工作推进并不顺利。
“是党建工作破解了这一难题。”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建引领始终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迈上台阶的有力抓手。”
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率先践行党建引领,通过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与垃圾分类工作相结合,采取吹响“红色口哨”、当好“红色管家”、树立“红色先锋”、点亮“红色志愿”等方式,引导居民从“被动”到“主动”、从“不会分”到“学着分”的转变。
近日,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的“红色管家”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据悉,该服务中心通过党建引领、人文建设、志愿者服务等方式,由社区、物业、居民多方参与的一站式对外服务窗口。
“‘红色管家’是党建工作在形式上的创新之举。”九龙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他们不断创新举措,抓住物业这个关键,打造“红色管家”示范服务中心,探索建立“红色物业”机制,建立引领物业企业主动承担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责任。“红色管家”以“社区+物业+居民”的方式,开启生活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不仅打通了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100米”,还提升了居民满意度、获得感及幸福感。
在九龙坡区,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无处不在。为了推动楼层撤桶,街道、社区、楼栋党员走家串户做宣传,为打赢撤桶并点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推动下,九龙坡区楼层无桶的居民小区越来越多。为全力配合楼层撤桶,该区还因地制宜设置小区集中投放点1132处、集中接驳点454处,有效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见实效
开出全市首张罚单
抓住小区物业公司,就等于抓住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牛鼻子”。一直以来,九龙坡区高度重视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积极引导他们主动作为、扎实推进。
前段时间,九龙坡一小区因物业公司管理不力,随意露天存放分类生活垃圾,且无专人管理,污染严重,小区居民怨声载道。去年12月30日,华岩镇城管执法大队通过调查取证后,按照《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对该小区物业公司开出了我市首张垃圾分类罚单。
“600元的罚款,体现了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向法治化的方向迈进。”相关人士认为,这既让企业受到了教育,又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垃圾分类工作见到了实效。”
为了进一步巩固扩大垃圾分类取得的效果,九龙坡区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和举措。比如黄桷坪街道以“真情黄桷,文明生活”为主题,组织一支义工队伍,并启动办理垃圾分类便民服务联系卡,为老弱病残群体提供上门收运垃圾服务、垃圾分类知识咨询、礼品兑换等免费服务。为拓宽垃圾分类覆盖群体,该区联合海外留学人士、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培训,并以社会团体形式践行垃圾分类。创新实施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重点实现厨余垃圾收运预约、作业监管、统计评估等功能,积极推进“智慧+垃圾分类”项目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九龙坡区还率先实施培训师队伍建设,联合重庆市阳光职业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并从中选育一批“学得好、树得牢、立得住”的“学生”培养成分类培训师,实现分类教育既有发扬又有传承。目前,全区已组织开展3次培训课程。“这是一次创新型培训,既是九龙坡区率先探索与职业教育学校培训垃圾分类专业知识的尝试,又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的有效途径。”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2021年九龙坡区城市建成区内100%的街道(镇)和100%的行政村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覆盖。下一步九龙坡区将在加大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力度、持续推进楼层撤桶并点工作、推进“智慧+垃圾分类”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同时将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考核评价,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数说>>>
目前,九龙坡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覆盖56万户城市居民、4.3万户农村村民,分类知晓率达100%,生活垃圾总体回收利用率达35.98%。
张锋 吴志杰 曹赟 图片由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