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质量牌 迈上高水平发展之路
第053版:乘风破浪开新局
上一版 下一版 
打好质量牌 迈上高水平发展之路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1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旅游学校
打好质量牌 迈上高水平发展之路

    动漫专业实训

    中餐实训

    餐饮实训

  回眸“十三五”,重庆市旅游学校在大渡口区委、区政府及市、区教委等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国家职教改革的部署,加快内涵建设,创新发展,努力为社会经济建设培育人才。

  打好质量牌,迈步高水平。学校借力重庆市中职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治理体系、专业群、师资队伍、技术技能人才、服务能力及善美文化助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等项目落地,以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逐步走出具有重旅特色的高水平职教发展之路。

  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铸魂

  2019年3月,重庆市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聂海英作为重庆市教育系统代表之一,赴京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思政课是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在新时代背景下,每一位思政课老师都应该静心思考,如何促进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更有特色、有效果。”返校后,聂海英通过学校党委会、校务会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教师展开讨论,就会议精神如何落到实处作出具体部署。

  同年5月职教活动周上,聂海英带头走进课堂,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2020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期间,聂海英又面向全体师生进行思政课教学,为学校“大思政”教育实践作出了引领示范。

  党委书记、校长积极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是重庆市旅游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思政教育的实践之一。2020年11月起,学校全面开展“党史进课堂”党课教育。在聂海英带领下,学校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及思政课、历史课教师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党史课教学。

  学校还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打造思政精品课堂,并以教育科研为契机,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采取重点建设全员推进的方式,形成课程思政常态化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努力实现铸魂育人。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大力推进思政课建设,锻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只是学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依法治校、规范管理。

  学校以重庆市中职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大高水平党建力度,围绕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六大建设,实施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党员名师、群团建设四大工程,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党建工作水平提升。

  近一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展板、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党务公开和重大精神宣传,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党课开讲啦”等专项活动,切实将党建工作引向深入,引领带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五育并举 立德树人培根

  近日,重庆市旅游学校三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大渡口区森林公园,开展了一次难忘的成人仪式研学活动:跨过“艰辛小道”,守候在成人门前的班主任向同学们送上真挚的祝福和温暖的拥抱;攀上山巅,同学们系上象征梦想的红丝带,高声喊出自己的成人宣言;写下“心愿单”,由老师封存进“时空胶囊”,等待10年后的自己再次打开……孩子们在这次知行合一的研学活动中,学会感恩,学会担当,走向成熟。

  这样的活动在重庆市旅游学校并不少见。一直以来,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出以“自信自立,向善向美”为核心理念的“善美”文化育人体系,努力走出独具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之路。

  以德为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爱国主义系列主题教育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辉煌文明和优秀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

  以智为原,培养学生精技善学。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专业特色,通过月考、年度技能大赛及学校重要活动中的技能展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

  以体为基,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通过“每日千米跑”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增强体质,锤炼意志,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发展。

  以美为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学校开设了文学社、吉他社等20个学生社团,将社团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活动开展纳入规范管理,使其逐步成为学生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重要舞台,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劳为践,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学校以“仿真职场化管理”为抓手,以职场要求为规范,引导学生在一岗一责基础上相互协作,完成校园礼仪迎宾、接待问询、引导讲解、安全护卫、清扫保洁等职场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教育在于唤醒,而不是灌输,更不是强制。学校以厚植“善美”文化育人理念为抓手,坚定文化自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提质 人才培养添彩

  2020年7月,重庆市旅游学校再传喜讯。学校与重庆师范大学以共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形式展开合作,共探人才培养新模式。

  “此次与重师共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开展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3+4’分段人才培养,是对学校内涵建设成果的肯定,必将对学校今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聂海英校长在授牌仪式上表示。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学校一直在积极尝试。

  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分别与重庆师范大学等3所本科院校、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7所高职院校联合,共同实践“3+4”分段人才培养、“三二分段制”人才培养模式;西餐烹饪专业“重庆市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成功实施,顺利完成;会计专业成功申报第三批“1+X”试点项目初级“智能财税”证书培养及考核。

  同时,学校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成立了各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专业对接产业原则,围绕产业链开展需求调研、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论证,按计划推动含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资源建设等内容的各专业共建。

  如今,学校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核心,联合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西餐烹饪专业,打造旅游服务专业群,成立15所职业院校、10家企业加盟的“旅游专业产教联盟”,创新专业群共建共享机制,共同开发群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搭建起人才培养的优质“立交桥”。

  产教融合 区域发展赋能

  能否良好解决学生毕业的就业需求,使其尽快适应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是衡量一所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重庆市旅游学校,就业质量一直有保障。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旅游类、烹饪类、美容养生类专业的学生对口就业率达100%,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调研结果显示,近几年,毕业生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均较以往有所增强。

  重旅学子毕业后不仅能实现好就业、就好业,还能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正缘于学校一直坚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作为重庆市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重庆市旅游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效果显著。近年来,学校与重庆丽晶酒店、重庆江北希尔顿逸林酒店、重庆嘉发希尔顿逸林酒店、王品集团联合申报的“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完成。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精品人才,实现了多方共赢。

  2017年底,学校成功入选“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单位。近3年,学校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健全校企互动机制,校企共建,校企共育,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重庆旅游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重庆市旅游学校也在不断加强职教集团建设,让高水平的办学模式影响辐射到更宽更广的地方。

  学校定期组织集团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深化校企合作,引领带动同类中职学校发展。2020年7月,重庆市旅游学校被认定为重庆市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为集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数说“十三五”>>>

  “十三五”时期,学校参加国家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9个,其中二等奖2个、三等奖7个;获市级技能大赛奖项78个,其中一等奖32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25个。

  成功申报“全国旅游万名英才培养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共13个;建立区级班主任工作室1个、校级班主任工作室1个;教师在各级各类业务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8个,其中一等奖27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1个;获市级奖项295个,其中一等奖95个、二等奖96个、三等奖104个,获区级奖项共139个。

  谭茭 刘洋 图片由重庆市旅游学校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